大罢免全面挫败,蓝白绿的政治版图维持不变,但政治生态却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蓝营得白营相助在罢免浪潮中幸存,非但没有自省,似乎认为在国会的毁宪乱政获得多数选民支持,因此问政手段是否变本加厉,令人忧心; 反观执政党虽欲重整队形、调整脚步,但党团人事改组遭到阻力,引发一场严重内阍。 不可讳言,大罢免失利后的政治生态可能是..一支充满报复心态的蓝白军团极尽辗压绿色军团之能事。 大罢免挫败首应省思的是,部分绿营支持者与中间选民,即使面对内有蓝白的毁宪乱政,外有中共不停歇的军机舰扰台,仍缺少足够动力出门投票力挺执政党。 换言之,在这场被定位为“反共”、“抗中保台”的大罢免遭逢挫败后,是否意味着若不加上一些切身的民生议题,光是诉诸对抗独裁专制中共的侵略威胁,对于已经对“血洗台湾”、“留岛不留人”等恐吓逐渐麻痹的部分国人,似乎感觉不到立即的危机感。 大罢免是宪法赋予汰换不良公职的合法权力,而此次大罢免更是针对蓝白合在国会恣意妄为的反制,具有充分的正当性,但或许有些选民更忧心大罢免恐带来更大的社会撕裂,因此宁可优容劣质政客,等到任期结束再用选票予以制裁。 总之,尽管论者对大罢免的失利各有不同解读,但对台湾社会现有的对立、矛盾,政治人物必须有深刻的了解,而不是停留在口号式的作。 事实上,绿营得到多数选民支持,取得政权,重要元素之一是“抗中保台”,而国民党自两蒋以来即以反共作为号召,但国民党近年的领导人对中国”的认同却超越对民主自由体制的守护,似乎忘记了与中共几个世代的血海深仇。 这显然让国民党跟台当局执政已连续十二年无缘,其实,马英九的八年执政也是口口声声强调自己是“新台湾人”,纵使承认“九二共识”也还有“一中各表”作为遮羞布。 易言之,马英九亲中立场,昭然若揭,路人皆知,但仍犹抱琵琶半遮面。 但近年的国民党却完全不演了,对于民进党当局强化台湾主权举措,一概怒批搞台独,与国台办口径一致。 这种毫不掩饰的亲中、亲共,使得当年韩国瑜夹带着狂飙的“韩流”,依旧大败于蔡英文。 可见国民党无法在近年的总统大选脱颖而出,与其反共立场松动有一定程度的连结。 中央执政层次牵涉政党对中国的立场极深,但在大罢免中却没有发挥影响。 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对于大罢免失败的解读是,民进党的“抗中保台”招牌效力正在减弱。 然而,更大警讯则在,“抗中保台”在地方首长选举显然效用低微。 因此,蔡英文的总统选举因“抗中保台”而两度大胜,但地方县市长仍由蓝营取得绝对多数。 而民进党基层动员疲乏的现象在此次大罢免更加明显。 大罢免是公民团体为民进党在国会反扑铺排的战场,但前线尽是热心的志工摇旗呐喊,绿营主力部队则在赖总统的全党动员令后才姗姗来迟,但似乎为时已晚,未能创造大罢免大成功的奇迹。 对照之下,蓝营以罢制罢无法取得足够的连署,竟以抄袭党员名册方式涉及违法,遭致部分党工遭到约谈、羁押,最后多承认犯罪事实,而遭到起诉。 而大罢免却有三十二案通过门槛,事态发展至此,国会新生态似乎即将出现,纠葛国内政局的重大对立冲突眼看即将出现解决的契机,岂知大罢免竟遭逆转,情势一夕反转,执政者必须深刻反省检讨。 大罢免失败的检讨,除了高层次的抗中保台理念,需要注入更多的说服力与内涵,有些行政层面的决策与执行,亦应彻底改变现有的被动反应模式,主动出击,发挥高度执行力。 在此试举两个案例。 一,大罢免的败因有一说,乃是行政院对于蓝白普发一万元的回应,拿捏不定,犹豫不决。 先是批判违宪,声称不能举债发现金,但大罢免遭否决后,却主动提案配合蓝白立场,让支持者大为失望。 其次,疑美论在大罢免过程中再度发挥效用,其中令民众忧心的是,川普关税战针对的对象不分敌友,有些盟友受到比敌人更严苛的待遇。 而台湾在蔡英文执政以来,一直自豪台美关系“坚若磐石”,是史上最佳,然而不但谈判过程冗长,对等关税暂订二十%再叠加现有关税,显示台湾并未得到较好的待遇,加上川普总统、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一再批判台湾芯片业者,指责台湾偷走美国的芯片,更一度传出美国欲将补助金转换为入股金的信息,造成台积电可能成为“美积电”谣言四起,疑美论更加猖獗, 而政府对民众的释疑更是不够即时与充分,大罢免的失败难谓与疑美论无关。 大罢免全面挫败,蓝白绿的政治版图维持不变,但政治生态却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料照,记者廖振辉摄) 大罢免从形势大好到全面溃败,令所有人(可能包括蓝营在内)始料未及,结果将恶化国内政局的对立冲突,或是促成正向循环,有待后续观察。 朝野都应检讨与转变,而执政者的责任更重,赖总统及行政团队如何重整队形与步伐,积极应对后大罢免的新形势,更是责任所在,不容推托。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 03:35 AM , Processed in 0.0452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