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是一个可信的来电号码便以为它就是真实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年头骗子的技术水平高了,什么样的电话号码都可以伪造。 小红书网友@9PM Club发帖说:趁新鲜记录一下今天收到的诈骗电话,给大家做个警示。如果有类似的电话请挂掉,挂掉,挂掉!不放心的话自己拨打官方电话核实!不要相信来电号码! ![]() 图源:AI 今天上午11点左右接到一个电话,号称Scotia Bank Fraud Prevention department 向我核实 master card上一笔$2490的消费。我在这个期间迅速搜了对方的电话号码,显示是scotiabank 多伦多一个branch的号码。另外由于对方带有轻度印度口音的英语符合这边的情况,此时没有怀疑是国内的诈骗团体,警惕性有所松懈决定听下去。 此时我告知对方我并没有她所提到的这张卡也没有这笔消费,并向对方询问开卡开户细节。 这时她告诉我这张卡是通过scotiabank在中国的partner光大银行于上海某分行所开,对方在开户时提供了实体护照,还有其他个人信息,并亲自在银行柜台取走了实体卡。整个开卡过程有通过邮件沟通,邮箱也与我的真实邮箱接近,不过是 @qq.com 我并无此邮箱。由于我多年前曾经丢过钱包,在加拿大的各credit bureau都设置了alert,开卡开户是会收到电话确认身份信息的,我当下质疑对方为什么开卡的时候他们没有进行审核我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此时不得不说对方这个人是训练有素的反应也很快,她说或许因为这张卡是在国内通过partner银行所开,可能没有经过练有系的反应也很快,她说或计因为这张下是在国内通过 partner银行所开,可能没有经过加拿大这边的进一步认证,毕竟对方提供了详细的身份信息。在这个阶段我已经逐渐相信或许真的有人伪造了我的身份信息开通了这张卡。 这时对方抓住了机会开始制造更多恐慌因素。她说系统显示这笔交易是在一个卖武器的网站,试图在此网站购买ammunation。并提到对方所提供的信息很全,有风险做别的事情,建议我向上海警局报案。并且需要警局出具报案凭证她们才能关闭此账户,给我3个小时时间,并由于这个情况的特殊性可以内部申请帮我转接国内的警局。此时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事情发生的太快,很快便有“警察同志"接了电话。在短暂的转接过程中,竟然还播放了一段上海警察局的宣传片段,戏做的挺足了。 这个所谓的“上海浦东分局警察"接到电话后向我询问具体情况。我向对方索要了姓名和警号,也都提供了,试图在网上快速核实然而搜索不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甚至有对我进行反诈骗的教育,告诉我身份被盗取的后果。他的话术和态度也是非常有压迫性的。当我试图核实他身份的时候,他说明明是你打过来的图核实他身份的时候,他说明明是你打过来的你不知道你播的是警局的电话吗?我说我是被这边的银行转接过去的。 ![]() 图源:51记者拍摄 在这段对话里,值得怀疑的是对方的口音,身在上海的警察可是口音却像是广东那边的。他跟我了解了大概情况以后告知我要本人去警局做笔录。我立即告诉他人在海外回不去,然后他表现的非常为难的说鉴于我的情况,可以让我视频做笔录,但再三跟我确定周围没有别人。紧接着,他让我下载一个叫telegram的软件,说视频笔录要通过这个app。此时我开始高度怀疑了,毕竟中国的警察用这种国外的平台可能性非常小。我提出更多质疑,对方开始显得不耐烦,语气非常强势,不停问我你听懂了没。于是我告诉对方我要自己核实一下再给他们打过去,他说那好便立即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我立即拨打scotiabank的fraudline,在等待过程中对方又试图打了几次给我,并没有接。等了近一个小时scotiabank接了电话并根据我提供的信息确定了这是scam。 我的账户没有任何异常,对方所提供的卡号并不存在,也没有任何我与他们员工的沟通记录。松了口气并要求对方在我的account上记录此事并通知我任何用我身份开卡开户的行为。 挂了电话,庆幸我没有下载那个视频软件也没有继续被他们带到圈套里。自认为平时反诈雷达还算强的我替自己捏了把汗。回想一下细节,虽然一度有过怀疑,但是第一个假银行员工的电话其实做的是很逼真的。除了看似逼真的来电号码,她还提供了很多信息,包括case#,她的姓名,员工号,甚至要求我发信息的邮箱都是真实的scotiabank的邮箱。并且她没有问我索要更多的信息也没有任何让我付款这种可疑行为。这个过程中值得怀疑的主要是转接中国警局以及假警员的一系列语言和操作。 记录下这些细节希望帮助更多人辨别不要上当受骗!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4 07:24 AM , Processed in 0.0448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