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报道,牛奶到底该喝全脂好还是低脂好?最近一项大型回顾研究指出,无论脂肪含量高低,牛奶、优格和起司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差异不大,这项结论挑战美国数十年来推崇“低脂乳制品”的官方饮食指南。不过,哈佛大学教授威列特提醒,事情并不单纯。研究显示,多喝全脂牛奶与风险上升有关,但低脂牛奶没有这样的问题;真正影响健康的关键,其实在于拿它和什么相比,以及用什么食物替代。 乳脂约有2/3为饱和脂肪。1960年代研究发现,摄取高饱和脂肪与心脏病高度相关,后续实验也证实饱和脂肪会提升总胆固醇与“坏胆固醇”(LDL)。因此,市场兴起“低脂”或“无脂”食品,以精致谷物或糖取代脂肪,但这种替代本身也对血脂造成不良影响,抵销了降胆固醇的效果。 不过,一项近期研究回顾指出,无论全脂还是低脂,牛奶、优格和起司的摄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中性关联”,也就是说,不会额外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的机率。这项发现挑战美国数十年的饮食指南,该指南建议民众每天至少摄取3份乳制品,但必须选择低脂,理由是乳脂含有大量饱和脂肪,与心脏病风险相关。 难道美国饮食建议真的错了几十年?研究营养学超过50年的威列特(Walter Willett)指出,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关键在于研究将牛奶跟哪些食物相比。 威列特解释,长时间的大型研究显示,乳制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常被视为“中性关联”,但这其实是因为乳制品多半是和精致淀粉、含糖饮料或红肉等不健康选项相比,结果只是“不比那些更糟”,并不代表对健康完全没有影响。 进一步的比较发现,若以坚果、大豆等植物蛋白取代乳制品,心血管疾病与死亡风险会下降;反之,若以红肉取代乳制品,风险则会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增加摄取全脂牛奶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提高有关,但低脂牛奶没有这样的情况。 其他针对乳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用植物油(如omega-6、omega-3脂肪酸)取代乳脂风险更低。换句话说乳制品是否“中性”,关键要看比较对象与替代选项。 至于该如何选择?威列特建议,健康饮食应把重点放在不饱和植物油,例如大豆油、菜籽油和橄榄油,长期下来比乳脂更有益。如果选择乳制品,优格与起司等发酵类产品可能是较佳选项。至于份量,每天1份全脂乳制品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不大,真正重要的是摄取总量。 若偏好低脂乳制品,则必须留意“替代热量”的来源。用糖或精致淀粉来补足,不仅没有好处,甚至可能更糟;相较之下,以坚果或植物油等健康脂肪与蛋白质来取代,效果才更理想。 需要注意的是,全脂牛奶的乳脂含量约为3.25%以上,低脂牛奶则在1%至2%,脱脂牛奶仅约0.5%,但三者在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上并无差异。至于蛋白质摄取,专家建议应优先选择坚果、大豆与其他豆类等植物来源,而非过度依赖乳制品。如果想多补充一杯牛奶,低糖豆浆会是更健康的替代选择。 (示意图)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6 02:17 PM , Processed in 0.0448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