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太崩溃了! 在加拿大, 一定要有家庭医生! 一定要有家庭医生! 一定要有家庭医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据National Post今日报道,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病人因腹痛或体重异常下降等症状被送进急诊室后,被医生告知“可能是癌症”,却在出院时仍不清楚自己何时能获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 ![]() 图源: National Post 这项针对安省急诊医生的研究,描绘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在癌症疑似病例激增的情况下,急诊医生往往被迫“揽下烂摊子”,而病人则因为听到“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见到专科医生”而感到心碎。 研究人员警告说,在加拿大,每五个人就有一人没有固定家庭医生,而怀疑癌症的检测等待期往往长达数月,这使得在急诊室被“临时确诊”癌症的情况,几乎成了常态。 研究指出,一旦被怀疑患癌,许多病人离开急诊时仍不清楚何时能做影像扫描、活检,或开始治疗。 急诊医生担心,缺少家庭医生协调病程,病人很可能“跟不上后续治疗”,比如转诊信件丢失、诊所联系不上病人,或资料错误,最终导致延误。 ![]() 图源:www.tehn.ca “没有家庭医生,急诊成了唯一能求助的地方”研究显示,通过急诊发现癌症的患者,通常病情更严重,确诊时分期更晚,死亡率也更高。但大多数急诊科并没有完善机制,确保病人出院后能够得到及时跟进。 “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家庭医生,我甚至无法提醒他们,‘如果迟迟没收到转诊通知,就去问一下你的家庭医生’。”一名医生无奈地说。 医生们指出,加拿大医疗体系存在长期低效:数百万人没有家庭医生,或者约不上医生;怀疑癌症的患者,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见到专科、做CT或活检。于是,急诊室成了他们唯一能求助的地方。 研究的主要作者、位于多伦多西奈山医院的急诊医生Keerat Grewal说:“病人进不了门诊,所以只能涌向急诊。” ![]() 图源:Fred Lum/The Globe and Mail 她和同行们形容,转诊途径“支离破碎、不透明”,专科医生经常拒收转诊,病人的治疗责任归属不清。急诊医生甚至不能直接把病人转去肿瘤科,必须先做组织活检,而活检又需要另一个专科医生。 “一边是急诊,一边是肿瘤科,中间没有桥梁。没有病理结果,根本过不去。”有医生感叹,“癌症影响这么多人,却还没建立好完善的转诊体系,实在令人震惊。” 一名医生甚至直言:“急诊已经成了医疗体系的‘垃圾桶’,别人处理不了的病人全推到这里,我们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家庭医生同样面临障碍:一旦怀疑癌症,他们必须先把病人转给能做活检的专科,再才能进入肿瘤科。“但急诊并没有这样的设置。”Grewal说。 急诊确诊癌症正逐渐成为“常态”此前该研究团队曾发现,安省约三分之一癌症患者在确诊前90天内都去过急诊,而且与癌症相关。他们比通过筛查或其他途径确诊的人,七年内的死亡率更高。 然而,急诊医生往往没有明确的转诊对象。“如果病人错过活检日期,或者出了问题……我没法跟进。但病人没有家庭医生时,就没人能接手,这是个严重问题。” ![]() 图源:Global News 此外,嘈杂、拥挤的急诊环境,也根本不是告知癌症诊断的理想场所。医生说,有人是因剧烈腹痛做检查才发现可疑肿块;也有人原本以为是感冒导致呼吸急促,结果胸片却查出肺部结节。 “病人记得的是,我们在走廊告诉他们,或者随便在某个角落说一句。那种感觉真的很糟糕。”一名医生说。 Grewal补充道,急诊医生要同时处理几十名病人,根本没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坐下来,耐心解释癌症意味着什么,后续会如何治疗。病人离开时,常常满腹疑问:“什么时候能见到专科?治疗方案是什么?病情能治好吗?”医生都答不上来。 目前在安省,肺癌算是少数拥有“快速通道”的癌症类型。疑似肺癌的病人可被直接转往专门诊所,快速见到专科并做检查。但这样的模式并未普及到其他癌症。 研究建议,应建立标准化机制,确保急诊怀疑癌症的病人能迅速进入相应的诊疗环节,不至于被“遗忘”。 这项研究发表于《BMJ Open》,共采访了来自安省六个卫生区的20名急诊医生。作者提醒,结果未必适用于其他省份,但Grewal去年已指出,在加拿大,急诊确诊癌症正逐渐成为“常态”。 “我们所有人都在目睹这一现象。”她说。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6 07:12 PM , Processed in 0.0441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