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就是令人发指!小学生怎么可以恃强凌弱到这种程度? 9月17日上午,家在多伦多的一位华人妈妈在社交媒体Po文,讲述了自己年仅7岁的孩子在学校惨遭霸凌的经历,她说一群七年级的男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围殴她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原因竟然是因为“儿子有点胖”! “他上个月刚刚七岁,就是胖一点而已,至于下毒手吗?”妈妈说霸凌事件发生在9月16日,自己在放学接到孩子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群高年级的男生总共七八个人,围在一起扇他儿子耳光、打后背、脚踹、绊倒后还踢他的手臂…… 据知情人透露,一张未公开的照片显示,这名小男孩在遭到殴打后,脸部有明显的红肿。 ![]() ![]() 华人妈妈发帖后,迅速吸引了无数网友关注,大家纷纷询问这么小的孩子被打,难道老师没有介入并关注? 妈妈回复孩子第一时间就报告老师了,但老师表示说她也没办法,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因为被打的男孩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而且对方总共有七八个孩子。 华人妈妈说自己在事发当晚已经报警,但警方要求家长先找学校,这让她感到特别无奈,因为学校的态度业让她感到失望,“我在傍晚6点的课后班接孩子时才知情,而白天老师并没有打电话告诉我们家长这件事。” ![]() 资料配图 此外,这位妈妈还透露自己孩子就读的是当地非常好的一所学校,此前从未想过在这样的名校就读还会要面临霸凌事件。 她表示今早已到学校明确投诉,得到的回复是校长已经开始初步调查,并询问了几名知情的学生,校方现在需要时间来检查监控,同时也向家长保证,会公平严肃地处理。 家长目前的底线就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希望学校作出明确处理,让霸凌的孩子停学并道歉,“我现在也是要等等学校的调查处理。” ![]() 截至发稿前的最新消息,华人妈妈表示自己已经联系到了目击者。 一名家长透露,据她8年级的女儿称,她看到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孩趴在地上,脸朝下,身边围了几个男生,她都认识并且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目前校方依然表示事情仍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有网友透露,事发学校地处华人聚集区,霸凌者中有可能也存在华人。 ![]() 资料配图 随着热度逐步上升,有网友表示对事件真实性有怀疑:“严重怀疑你在起号,有七年级是几个,还围殴二年级的?差不多年级的打架是不少。” 但马上就有知情网友释疑,表示这的确是一起真实的霸凌事件,受欺负的孩子就是自己孩子的同学,事情确实离谱,但就真实地发生了,作为同校家长,大家都感到震惊。 ![]() 霸凌事件并不鲜见 评论区内很多网友现身说法,表示在加拿大校园霸凌事件真的并不少见,而且处理起来阻碍重重—— 我分享一个真实故事啊,我阿姨的孩子也被bully了,女孩,被3个中东小男孩,每天放学拿着刀子威胁她,阿姨知道报警了,也知道对方是谁,警察来了2个,说没有证据,之后这三个小男孩在学校各种堵她,威胁她。之后告老师,告家长,报警都报了3-4次,都是说没有证据没办法,老师和警察的意见一致,说让他们搬家转学。然后他们搬家转学了。所以我只能说,这种无解,我哪个阿姨英语很好,很硬气,很护犊子,但结果你也看到了…… ![]() 还有家长回忆在评论区里留言了自己曾经为孩子“撑腰”的经历—— 我二儿子3年级时被四个5年级男生用绳子绑脚,还被言语羞辱。我大儿子当场出手揍了带头的那个孩子。学校一开始想大事化小,但我在校长办公室哭了,学校才重视,第二天宣布四个孩子禁课间休息一周,并逐个道歉,班主任也被要求加强监管。我大儿子虽然被口头教育,但我私下夸了他。从此他在学校成了‘低年级孩子王’。 ![]() 还有网友感慨学校遇到这种事大都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毕竟“处理霸凌事件对学校来说不是业绩,是负担。不会主动给自己找麻烦。只有坚持投诉、据理力争,才能争取到公平正义。”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立场坚定,坚持自己的主张:“记住,父母软弱,孩子受气。决不妥协!并不要因为对方也是华人而心软!” ![]() 还有网友支招,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报警,“这种事情直接报警就可以, 不要在学校内消化掉, 甚至可以请律师介入, 涉事小孩可能会被停学然后要求转校……” 此外还提醒家长—— 向学校投诉不要口头称述,记得书面邮件往来,抄送留底。去面谈时可以录音,根据安省规定,录音前不需要征得同意,因为你不是散播目的,是为了维权而记录。 ![]()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在加拿大,根据当地公校教育局网站的信息,校园欺凌事件的投诉和处理流程如下: 一、立即确认情况,安抚孩子情绪 尽量记录细节:时间、地点、涉事学生人数和特征、目击者姓名。 如果孩子受伤,拍照留存证据。 二、联系学校 了解学校政策:主动研究学校的反霸凌政策和响应机制。 与学校班主任沟通,将孩子的遭遇告知校方,并请他们处理此事;同时要求学校行动,并根据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处理霸凌事件。 也可以发送邮件给当地教育局学监(Superintendent),抄送校长,要求严肃处理并书面回复。 明确提出诉求,如道歉、停学或加强监督,可引用省教育厅的反霸凌政策(Policy/Program Memorandum 144)作为依据。 资料配图 三、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 强调这不是孩子的错,反复告诉孩子他们遭受欺凌不是他们的过错,这样做有助于孩子恢复自信。教导安全应对方法,教孩子在霸凌发生时保持冷静,迅速离开现场,寻求承认介入,避免冲突升级。 四、其他支持资源 如果涉及身体伤害或威胁,向警方报案,索取案件编号。可带孩子去医院验伤,获取医疗报告,为后续维权准备。 6 心理支持 关注孩子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学校心理辅导或外部心理咨询。 告诉孩子你是他的靠山,鼓励他勇敢表达、及时求助。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8 02:57 AM , Processed in 0.0438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