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减重、控血糖或改善慢性病风险,单靠食材选择可能还不够。营养师吴映蓉分享“时间营养学”概念,提醒进食时间的重要性。 经常跳过早餐的人,糖尿病风险会高出33%,深夜进食会导致代谢大乱,而限时饮食可以帮助减重、改善血糖和血压。 若能养成和生理时钟同步的饮食习惯,不用刻意挨饿,也能顾代谢、降低慢性病风险。 营养师吴映蓉在脸书粉专表示,想要吃得健康,除了正确选择食材外,饮食的时间点也相当重要,不仅影响体重,还跟脂肪分布、慢性病风险有关。 吴映蓉分享研究指出,经常跳过早餐的人,糖尿病风险高33%,就算体重没增加,风险还是高,而不吃早餐也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有关。建议早餐可摄取简单全谷类、蛋白质和蔬果,帮助身体开机。 研究也显示,深夜进食会让代谢大乱,因晚上胰岛素敏感度变差,同样一碗饭,晚上吃会比早上更容易囤积脂肪。 夜间进食也会打乱饥饿素、瘦体素等荷尔蒙,让人更容易感到饥饿,长期下来,内脏脂肪、血脂异常、代谢症候群风险都会增加。建议睡前2至3小时,别再吃重口味食物或高热量点心。 吴映蓉表示,研究发现限时饮食能帮身体校正生理时钟。把一天的进食集中在8至10小时内,如早上8点到下午6点,其馀时间只喝水或无糖饮品,进食期间不必刻意少吃,依然可以帮助减重、改善血糖和血压,特别是“早期限时饮食”,如早上7点到下午3点,效果更好。 吴映蓉指出,碳水化合物白天吃会比晚上来得好,晚餐后少淀粉,能避免血糖大幅波动;早上吃一些优质蛋白,如豆浆、鸡蛋、优格,能帮助肌肉合成,若能配合运动更有效。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9-18 04:35 PM , Processed in 0.0479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