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加拿大移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欢迎人才”的国家。 医疗体系全民共享,社会稳定,政府也常年宣传缺人,好像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一定会被张开双臂接纳。 可真等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多人却发现:这套制度和宣传之间,差着不小的鸿沟。 来自美国的家庭医生Michael Antil,亲身经历了这种“冰火两重天”。 2023年夏天,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搬到多伦多。他的理由很简单:安全、包容、多元,还有全民医疗。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缺医生,而他恰好是医生。 他没花多久就拿到了安省的行医执照和工作许可,还在多伦多一家诊所干了两年。患者从最初的800人,涨到如今的2000人,足以说明他确实填补了本地医疗的缺口。可两年过去了,他却依然拿不到永久居民身份。 问题卡在哪? ——年龄。 ![]() Antil今年49岁,而移民打分系统更偏爱45岁以下的申请人。更糟糕的是,今年3月政府还取消了“已安排工作”的加分项,一下子就让他丢掉了50分。 这样一来,他总分435分,距离最新一轮抽签所需的470分,还差整整35分。 “感觉比两年前更远了。”Antil很无奈。他说自己当初之所以决定来加拿大,是因为大家都告诉他:只要有执照、只要有工作,基本上身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结果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 ![]() 律师也很无奈:政府口口声声说缺医生,但政策设计却把他和按摩师、脊椎理疗师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竞争。 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明天想预约个按摩,立刻就能订到;可要找个家庭医生,可能得等上几个月。”那到底谁更稀缺?政府心里真的有数吗? 更讽刺的是,律师给他的建议居然是——学法语。只要法语流利,就能多拿50分。可问题是,他在多伦多执业,用的全是英语;患者也不需要他讲法语。让一个本来就合格的医生花时间学外语,只是为了凑够分数,这合理吗? Antil说,他现在甚至怀疑当初搬来加拿大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大女儿因为身份问题,只能作为国际学生上大学,学费高得惊人。再过一年,儿子也要上大学了,如果身份迟迟下不来,他们一家根本负担不起。 这就是加拿大对待一个已经在这里救治成千上万病人的医生的方式。 ![]() 不只是个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加拿大的企业也一样。 在安省布鲁克维尔,一家华人创办的砖厂Next Brick,买了一台价值200万的先进制砖机。本来这机器可以让工厂产能翻倍,给当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结果两年过去了,机器还在厂房里落灰。为什么? 因为唯一能安装和调试的中国工程师,签证被加拿大政府拒了两次。 厂方并不是没做功课。第一次申请失败后,第二次还特地附上了支持信,说明该工程师在中国有家庭、有工作,完成任务后必然会回去,还承诺承担食宿交通。可移民官依然一句话拒掉:不相信他会在工作完成后离开加拿大。 ![]() 每个月,这家企业都要为机器闲置付出4万块的损失。对一个中小企业来说,这不是小数目。企业主只能苦笑:“我们没要求什么特别的优待,只是希望能让人把机器装起来。谁能想到,光是一个签证就能卡住两年?” 这还是加拿大首次引进这种先进设备,本来是个展示“技术升级”的好机会,硬生生拖成了笑话。 一边是明明缺医生、缺工程师,却把已经在贡献的专业人士卡在分数线外;一边是说要吸引投资,却让价值200万的设备闲置,企业天天烧钱。这种制度设计,到底是为了招揽优质人才,还是为了让数据好看? ![]() 更让人担忧的是,未来移民配额还会继续收紧。政府宣布到2025年永久居民目标要减少20%,这意味着竞争会更激烈,分数线只会更高。像Antil这样的医生,未来机会只会更渺茫。 加拿大移民系统,到底是不是在认真挑选“优质移民”?如果一个有执照、有岗位、每天接诊几百名病人的医生都无法留下,那普通的申请人是不是更没希望?如果一个能带动就业的企业因为签证问题只能眼睁睁看着设备生锈,那所谓的“欢迎投资”又有多少说服力。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4 05:47 PM , Processed in 0.0541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