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鲜为人知:走进多伦多唯一的垃圾填埋场,环境好到能常年住人

2025-9-23 04:00 PM| 发布者: 驴+马=骡子| 查看: 135| 评论: 0|来自: 加国无忧

人们一提到垃圾填埋场,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翻滚的垃圾堆、刺鼻的恶臭,以及成群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海鸥。可是在位于安省伦敦市以南30公里的绿巷垃圾填埋场(Green Lane landfill),这些刻板印象却完全颠覆。作为多伦多市唯一仍在运营的垃圾填埋场,这里空气中几乎闻不到异味,垃圾山被青草覆盖成起伏的丘陵,甚至还有员工常年住在场内小屋,把它当作“零通勤”的家。

图片来源:CTV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罗林森(Keegan Rollinson)是多伦多“绿巷”填埋场的员工,但他的工作与人们想象中“垃圾工人”的形象截然不同。每天早晨,他的第一件事是为猎鹰称重——因为他是一名驯鹰师。猎鹰在这里肩负着特殊任务:它们被放飞在垃圾山上空,驱赶海鸥,防止这些鸟类误食垃圾而中毒,或将废物散落到周边社区。

“控制好猛禽的饥饿感至关重要,”罗林森说,“如果吃得太饱,它可能就不再驱鸟,而是一飞几天不回头。”这些猎鹰成了垃圾填埋场里的“生态环卫工”。

驯鹰的存在,只是“绿巷”填埋场与人们印象中“垃圾场”的不同之处之一。

随着记者深入观察,更多意想不到的画面呈现出来:覆盖着青草的垃圾山,点缀着长椅的坡地,空气清新得几乎嗅不到异味。只有在特殊天气,或在施工翻动上世纪90年代的旧垃圾时,才会短暂散发出刺鼻的硫磺味。

更令人惊讶的是,场地里还有一名员工常年居住在一间小屋内,以保障安全。他笑称,自己享受着“零通勤”的便利。

与全球大多数“挖个坑就往里填”的垃圾场不同,绿巷是一套精密的生态与工程系统。每天有数百辆大型车辆在这片320英亩的土地上运转:水炮车负责抑制灰尘,履带车将垃圾压实到碎石盆地,每年压实量高达50万吨。

垃圾被掩埋后,表面就和绿地没有什么不同,唯一能证明它们存在的,是随处可见的沼气阀门——因为堆积的垃圾回产生沼气(也就是甲烷),既危险也不环保,这些阀门就是让它们能够集中被处理。

走在被青草覆盖的垃圾山上,很难想象脚下埋藏的是数百万吨废弃物。站在高处远眺,眼前更像是一片再造的风景。对多伦多人来说,这里不仅是垃圾的终点,更是一处在废弃与新生之间摇摆的独特空间。

“当你把这些(垃圾填埋的工作)都做好时,这里看起来就像一座普通的山丘。但背后需要大量技术与工程,”场地经理利特尔(Sara Little)说,“我们不喜欢‘垃圾场’这个词,它意味着随意堆放,而这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

不过,这片“看不见垃圾的垃圾场”并非毫无争议。自2020年以来,安省环境部每年平均接到约175起投诉,大多数与气味有关。利特尔承认,气味确实主要来自活跃作业区,并会受到风向和湿度影响,“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减轻场外的气味,不想做糟糕的邻居。”

更棘手的,是未来的发展。绿巷是多伦多最后一个在用的垃圾填埋场,若不扩建,容量将在十年内耗尽。然而,扩建计划引发邻近的原住民强烈反对。这个距离仅3公里的原住民社区,长期饱受垃圾恶臭困扰,在一篇公开评论中写道:“每天走出家门,迎面扑来的就是腐烂食物和塑料燃烧的气味,而这一切从未经过我们的同意。”

绿巷填埋场的未来因此悬而未决:一边是城市对垃圾处理空间的迫切需求,另一边则是周边社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场内工作人员仍在日复一日维持着这个看似普通却高度依赖技术的生态系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4 02:54 AM , Processed in 0.0445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