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加拿大首都3000多公里的北方,本周,加拿大武装部队的士兵、舰艇和飞机齐聚该国最偏远的地区之一,以应对一个问题:如果遇上一艘既不愿被发现、也不愿被拦截的外国船只,他们该如何登船检查? ![]() 图源:forces 如果那艘船的船员靠近北方敏感的军事地点,会发生什么? 这听起来似乎牵强,但事实是,小型船只经常在北方航行,很多没有应答器——在远处对其他船只几乎“隐形”,而加拿大的卫星和监视系统也未必能侦测到它们。 这项年度军事演习名为“北方之盾行动”(Operation Nanook),今年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它恰逢三大地缘政治变化的交汇:中国在北极的野心不断扩大、总理卡尼计划大幅提升军力,以及北方矿产价值的重新受到重视。 CBC新闻获准独家进入这场军方与海岸警卫队的联合演习现场。加拿大的传统对手正对北方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随着气候变暖带来越来越多无冰天数,连接亚洲、北美与欧洲的西北航道也为新的、更短的航线开启了大门。 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的前国家安全官员、现任学者Stephanie Carvin说道,“这些国家就是俄罗斯,以及越来越多出现的中国”。 Carvin说“中国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基本上要掌控大量稀土元素和采矿资源,并希望投资加拿大北极地区。” 北方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关键矿产资源之一,包括铜、镍、锂、石墨和钴。 中国对北极的兴趣一直受到加拿大军方和海岸警卫队的密切监控。 ![]() 图源:forces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加拿大空军对一艘中国科考船进行监视,这是它连续第二年重返北极水域。 独立研究员兼船舶追踪者Steffan Watkins汇编的数据表明,加拿大一架CP-140侦察机在中国“雪龙2号”科考船驶出白令海峡时在附近巡逻。 但Watkins在线指出,是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破冰船“CCGS Sir Wilfrid Laurier”几乎“并行”跟踪了这艘船,从日本一路到阿拉斯加。 2024年,加拿大护卫舰“HMCS Regina”曾在短时间内被派遣,跟踪这艘中国船只在国际水域的航行。该船被认为是“双重用途”,其收集的水上与水下数据既可用于科研,也可能用于军事目的。 这艘船的前身在1999年曾访问过西北地区的Tuktoyaktuk港口。尽管联邦政府当时同意它进入加拿大北极水域,但这一访问仍在国家安全圈内引发了担忧。 卡尔加里大学军事与战略研究中心的Rob Huebert表示,“它们本身不是军舰,但完全具备采集各种……信息的能力,而这些信息最终可能被军舰所利用”。 他认为,中国现在可能已经拥有潜艇通过加拿大水域航行所需的详细海图。 中国和俄罗斯都被认为使用所谓的“影子船”或“幽灵船”——这些船表面看似商船或无害船只,实际上用于间谍活动或其他秘密行动。 北方的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发生变化。 ![]() 图源:canada 努纳武特即将卸任的省长P.J. Akeeagok表示,“人们对北极的兴趣明显再次高涨,不仅因为这里丰富的资源,还有那些把这片土地当作家的了不起的居民。”。 他已向总理陈述观点,认为要维护对北方的主权,首先必须确保当地居民的经济前景和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建设健康的社区。 “你必须真正重视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论是水电,还是足够的住房。” 本周,联邦政府已将北极经济与安全走廊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未来可能会获得大量资金支持,并加快监管审批流程。 由于演习发生在加拿大领海,海军可以拦截该船,但任何执法行动必须由警方介入。因此,登船任务交由搭载在海军舰上的RCMP(加拿大皇家骑警)队员执行,他们登上北极夏季常有海豹聚集的偏远岩滩。 CBC新闻目睹了骑警乘坐海岸警卫队快艇靠近并逮捕两名扮演可疑入侵者的“嫌疑人”。 他们被发现携带手枪和俄罗斯军事情报证件,虽然这一切都是演练设定,但这种情节的设计,恰恰说明了军方正在为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威胁做准备。 加拿大加大北极军事存在“第一步就是观察……利用我们现在拥有的新技术。”北方联合特遣部队指挥官、准将Dan Riviere表示。该部队负责保卫北极地区。 Riviere说,他有信心任何船只进入加拿大水域,政府都会知道。但北极面积过于广阔,抵达事发地点才是最大挑战。 他说,“这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0%。需要空中支援、舰船、飞机、人员和各种资源才能在这里开展行动”。 加拿大最近一系列国防采购将改变局势。 目前海上监视的主力是CP-140侦察机,其中一些机龄可追溯到1980年代。它们将由P-8“波塞冬”取代——这种新机体型更大、监视系统更先进,能够在更远距离上更清晰地观测目标。 加拿大还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新的北极超视距雷达系统,以取代冷战时期用于探测导弹和海上威胁的旧系统。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4 10:45 PM , Processed in 0.0452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