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今夜我们都是金莫” 守护言论自由

2025-10-2 04:00 AM| 发布者: 水神不二| 查看: 77| 评论: 0|来自: 世界新闻网

“今夜,我们都是金莫。”这句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标语,不仅是对一位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吉米·金莫(Jimmy Kimmel)的声援,更是美国民间社会,在言论自由遭受挑战时,充满力量的呐喊。

金莫因其节目中对右翼政坛的尖锐讽刺,遭致保守派势力的公开施压,甚至引发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介入,导致节目一度“无限期停播”,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无疑是为美国乃至全球敲响了一记警钟。

金莫事件是场针对美国立国之本——言论与新闻自由——的制度性考验。 FCC主席布伦丹·卡尔公开施压,试图以广播执照作为威胁,迫使节目停播,赤裸裸地揭示了从行政权力到监管机构,政府对言论的控制,已呈现出多层次、跨部门的威胁。正如金莫在复播所言:“如果说真话就会被停播,我们还能说什么?”这句话不只是主持人的个人心声,而是对整个公民社会发出的严正警告:民主自由绝非理所当然的遗产,它需要社会、媒体与司法的共同守护。

金莫事件的深层危机,必须要放在川普政府对新闻自由系统化攻击的背景来理解;川普自竞选之初,便将主流媒体列为首要敌人,以“假新闻”的标签削弱新闻公信力。上任后,他更进一步,将对媒体的敌意,从偶发的口水战,提升为一套有系统的行政策略,意图削弱第四权的监督能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对白宫记者会的选择性举办,以及排斥不友善媒体参与。他曾禁止包括“CNN”和“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参加白宫记者会,甚至打击公共电视系统,这种制度化的排除与威慑,迫使主流新闻机构在“存亡”与“独立”之间做出艰难抉择,民主政治的第四权,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金莫事件与白宫限制媒体相互呼应,显示政府对媒体的控制已超越以往,深入到运用行政与监管手段进行惩罚。当新闻机构被迫将资源大量花费在法律诉讼与人身安全,整个公共讨论空间将会萎缩,公民难以获得足够资讯来监督政府。记者必须以更安全、匿名或加密方式进行采访,工作效率与资讯传递都因此受限。长期下去,美国民主的免疫系统将被掏空。

美国向来自诩为新闻自由的灯塔,宪法第一修正案被视为全球言论自由的黄金标准。然而,如今这个“灯塔”却率先示范了如何透过系统性策略限制新闻,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全球新闻自由指数,美国排名不断下滑,便是这种倒退的量化体现,且对记者的威胁与骚扰案件增加,让早已被网络和AI威胁的媒体生存更加困难。这种示范效应正在全球加速蔓延。匈牙利总理奥班整顿媒体、印度收紧外国记者签证、巴西曾以假信息法打压批评者。

然而,金莫事件之所以能以复播收场,恰恰展现了美国民主体制的内在韧性。金莫的胜利,是观众收视支持的胜利,是民间舆论反弹的胜利,也是媒体团体与司法力量敢于发声、对抗政府滥权的胜利。

节目一度遭无限期停播的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吉米金莫,日前重返节目“吉米夜现场”。 (美联社)

美国最高法院过去一再维护新闻免于事前审查的原则,表明新闻自由仍有坚实的制度后盾。这说明民主自由不是一成不变的遗产,而是需要一再被争取与再造的实践。国会已有议员提出法案,要求明确界定FCC的监管权限,防止广播与新闻内容被行政施压左右。

这些举措凸显了美国民主的自我修复能力,金莫事件提醒我们,第四权正在被驯化,批判言论愈来愈难以存活于政治与商业的双重压力下。 “今夜我们都是金莫”是次成功的反击,唯有民间持续监督、法院维持独立、媒体坚守专业,民主才能恢复元气。民主自由的再造,才是重建美国作为全球道德灯塔的关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2 06:42 PM , Processed in 0.0443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