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市议员Brad Bradford宣布,他将参加2026年10月的市政选举,竞选多伦多市长一职。民调显示,如果庄德利不参与竞选,Brad Bradford比邹至蕙略显优势。 ![]() 图源:CP24 Bradford是Beaches–East York选区的市议员,他在周三宣布这一决定,距离2026年10月的选举还有一年多时间。 Bradford是首位公开宣布有意参选市长的知名人士。 这将是Bradford第二次竞选多伦多市长。他在2023年6月的市长补选中名列第八,最终由现任市长邹至蕙获胜。 ![]() 图源:CP24 邹至蕙尚未正式宣布是否寻求连任。被问及参选计划时,邹至蕙表示,她的重心是治理城市,而非竞选活动。 邹至蕙上个月表示,“修复多伦多、建造更多住房、保障市民安全,我目前正忙于这些工作”。 Forum Research上个月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如果候选人名单很长,即便前市长庄德利参选,邹至蕙仍将获得最多选民支持。 ![]() 图源:51记者拍摄 然而民调发现,如果竞选成为邹至蕙与庄德利或Bradford之间的一对一对决,邹至蕙的胜算则将受到威胁。 Forum Research总裁Lorne Bozinoff上个月在CP24《Breakfast》节目中表示,“看看邹至蕙对阵Brad Bradford的情况,这可是个大惊喜——他实际上以2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她。当然,从统计学上来说这算平手,因为在误差范围内,但这相当令人印象深刻”。 Forum Research总裁Lorne Bozinoff向CP24表示,早期民调显示出与多伦多上次市长选举类似的投票趋势。 ![]() 图源:CP24 庄德利在2023年2月因承认与一名工作人员有婚外情而辞去市长职务。他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是否再度参选,但并不急于做出决定。 庄德利上个月表示,“我确实在考虑,因为我在街上遇到很多人都鼓励我重返政坛,但我现在也忙于以其他方式为城市建设出力”。 Liaison Strategies在7月的民调发现,如果前市长庄德利不参选,Bradford将成为邹至蕙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之一。 如果庄德利决定参选,Liaison Strategies的民调显示,选举将基本演变成他与邹至蕙的“双雄对决”,没有其他候选人能获得超过7%的已决定选民支持。 Brad Bradford 简历基本信息全名:Brad Macdonald Bradford 早年生活 Brad Bradford 以母亲的家族姓氏命名,出生于一个政治家庭。7岁时,母亲Valerie Bradford 离婚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恢复原姓。他随后采用母亲的姓氏Bradford,以纪念家族传承。 教育背景 学士学位:环境研究学士(BES),城市与区域环境方向,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 职业经历 规划顾问:大学毕业后,在多伦多市首席规划师Jennifer Keesmaat的办公室担任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特别项目顾问,专注于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Brad Bradford 拥有城市规划专业背景,致力于解决住房危机、加强社区建设,并推动更安全、更负担得起且交通便利的城市发展。 政治生涯 多伦多市议员,Ward 19 Beaches—East York(2018年12月1日起至今): 2018年市政选举:以37.78%的得票率(13,998票)击败前新民主党议员Matthew Kellway,当选。该选举获得时任市长John Tory、副市长Ana Bail?o、前MPP Arthur Potts、市议员Mary-Margaret McMahon以及前首席规划师Jennifer Keesmaat等人的支持。 2022年市政选举:以54.71%的得票率(15,169票)连任。竞选重点包括负担得起的住房、公园改善、交通和犯罪减少。 委员会角色: 2022年选举后,出任规划与住房委员会主席。 2023年Olivia Chow市长当选后,任副主席;2024年12月16日被Frances Nunziata取代副主席职位,但继续担任委员会成员。 主要立场与行动: 2020年6月,支持削减多伦多警察局预算10%(1.22亿加元)的动议,以响应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动议未通过)。 2023年预算辩论中,质疑将90万加元从拟议的警察预算增加中转移至取暖空间的动议,询问是否意在“削减警察经费”。 2023年多伦多市长补选: 在前市长John Tory辞职后参选,排名第八,得票9,254票。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4 03:52 AM , Processed in 0.0447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