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汽车保险属法律强制规定,约2,600万辆车辆均须投保。然而,保费持续上涨,加上保单内容繁杂,许多驾驶人对自身保障范围感到困惑,甚至陷入常见误解。 以下是专家揭露几大车险迷思,助您明智投保、避开理赔陷阱。 误区一:综合保险等于全保 综合保险(comprehensive coverage)并非全保(full coverage)。前者主要涵盖火灾、盗窃、破坏等非碰撞事故;全险则通常指同时拥有综合保险与碰撞保险(collision coverage),后者保障车祸、撞击物体或肇事逃逸等情况。 误区二:个人保单含商业用途 许多人误以为个人保单可涵盖商业用途,例如用私家车从事Uber共乘或外送服务。事实上,大多数个人保险排除此类用途,若未加购额外保障,事故发生时恐无法理赔。 保险专家斯蒂文·哈里斯(Steven Harris)接受CTV采访时表示,驾驶人应主动向保险公司申报车辆商业用途,否则理赔时将付出沉重代价。 误区三:旧车无需全保 不少人认为旧车只需责任险(liability coverage)即可,但二手车价居高不下,10年车龄车辆仍可能价值逾15,000元。哈里斯建议,驾驶人应与保险公司评估是否仍需保留全险。 误区四:借车给朋友为事故买单 另一常见陷阱是借车给朋友肇事时,以为对方保险会负责。实际上,车主保险通常承担首要责任,而非驾驶者保险。因此,借车即等于借出您的保障。 哈里斯提醒,借车前务必确认对方持有有效驾照,并评估其驾驶可靠性,以免自陷高额理赔风险。 ![]() 事故后果:代价或持续六年 若六年内发生两次“肇事责任在己”事故(包括借车给朋友肇事的情形),保费将大幅飙升,甚至被归入“非标准保险市场”,导致更高费用与更少选择。 总之,汽车保险不仅关乎价格,更涉及保障范围与风险控管。驾驶人应主动审阅保单,避免因误解而在事故时措手不及。当然,最佳保险莫过于预防事故——安全驾驶是关键。保持适当车距、遵守速限、避免疲劳或分心(如滑手机),不仅降低风险,还能维持低保费。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9 03:14 PM , Processed in 0.0451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