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发表24年来最让人不安的讲话 普通民众可能无动于衷,但却让所有量化分析师都毛骨悚然 上周,加拿大央行放出一个大消息——他们正准备大幅改革通胀的计算方式。 副行长里斯·门德斯在一次演讲中坦言:“抵押贷款成本正在扭曲我们衡量通胀的指标。”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央行最信任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经被“房贷利息”带偏了。 加拿大的CPI和别的国家不一样。 比如美国、欧洲的CPI主要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而加拿大还把房贷利息算进去了。 听起来挺合理——毕竟住房开支是生活的一大块——但问题来了: 房贷利率是央行自己加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神奇的“循环”: • 央行降息 → 抵押贷款利息下降 → CPI下降 → 又觉得通胀太低 → 继续降息。 • 央行加息 → 抵押贷款利息上升 → CPI上升 → 又觉得通胀太高 → 继续加息。 这就像在原地打转,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全靠自己吓自己。 因为住房在CPI里占比最大,房贷利息的变化会被无限放大。 这样一来,加息、降息都被放大成更极端的反应。 更讽刺的是,央行在国际场合常常夸口说: “看,我们的通胀在G7国家中最低!”但实际上——他们和别人算的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房市一轮起落,央行才发现问题 这是自1991年加拿大采用CPI为通胀目标以来,第一次经历完整的房地产大起大落周期。 直到这轮楼市泡沫来袭,央行才意识到: 原来用“带房贷利息”的CPI当指标,问题大了。 有专家早在2021年就提醒过—— 如果去掉房贷利息,加拿大的通胀涨幅其实快了30%! 但那时利率还很低,央行以为“通胀只是暂时的”,于是反应迟缓。 等到意识到问题,加息潮已经让信贷紧缩、投资暴跌、经济被“拧干水分”,想救都难。 门德斯副行长这次罕见地承认: “当利率上升时,抵押贷款利息成本的通胀也会上升……而这种影响会持续很久。” 他坦白说,这种做法“掩盖了通胀的真实反应”, 让政策决策失去了参考意义。 于是,央行正在重新考虑: 👉 要不要把房贷利息从核心通胀指标中剔除? 👉 甚至干脆换掉整套衡量体系? 更令人惊讶的是,门德斯提到央行在研究一种新的概念—— “潜在通胀”(underlying inflation)。他说: “潜在通胀不是统计数字,而是一种感知——它反映的是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压力,比如供需失衡或成本上涨。” 可几句话后,他又说: “潜在通胀比我们偏好的指标低大约0.5个百分点。” 呃……那到底是“感觉”,还是“数字”? 目前,央行还没有确定新的计算方式。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终于承认: 现有的通胀衡量方法存在严重缺陷。 如果改革成功,也许加拿大的通胀数字看起来会更“真实”; 如果改革失败——那我们可能真要靠“感觉”判断物价了。 副行长里斯·门德斯洋洋洒洒一大段话的意思就是: 加拿大央行发现,自己用来测量通胀的“尺子”弯了。 现在,他们正试图重新画一把直尺—— 只是,别再拿“感觉”来量就好。 2、刚刚!卡尼和川普白宫会晤!川普再提“51州”! 加方贸易部长:积极进展!川普亲令尽快达成协议! 就在刚刚,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会面时,后者再次暗示了“美国吞并加拿大”的威胁。 卡尼在与总统及其他官员的私人午宴后,已经离开白宫。 他不打算随后向记者发表讲话,但加拿大-美国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刚刚发言表示进展积极。 加拿大对美贸易负责人称今天的会谈非常“积极成功” LeBlanc 表示,他今天从川普及其内阁成员身上看到了“希望尽快处理重点事务”的意愿。 他用法语补充说,现在有一种“今天早上还没有的势头感”。 这位部长还表示,会议可能会在今晚和明天继续进行。 他说,官员们对相关议题的讨论比以往更加深入。 勒布朗在华盛顿特区加拿大大使馆楼顶对记者表示,希望现在能尽快在钢铁、铝和能源领域达成协议。 勒布朗指出,这次会议结束时,川普和卡尼指示双方内阁成员“迅速达成协议”,重点聚焦在钢铁、铝和能源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措辞——如果是川普亲自下令要达成协议,这一点意义重大。 勒布朗说,他和加拿大贸易团队的其他成员将留在华盛顿继续进行这些谈判,但他没有说明认为何时能够达成协议. 这是自五月以来卡尼与川普的第二次高风险面对面会晤,尽管两人自那时起一直保持频繁联系,努力商讨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 在会晤前,川普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他们会非常高兴”,当被问及卡尼是否会带着达成的协议离开华盛顿时,他这样说。 “他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人,”他补充道,指的是卡尼。“他们也讨论一些我们不完全同意的事情,但我认为他们会非常满意地离开。 川普还谈到卡尼时表示:“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他,我们关系很好。我们有一些天然的冲突,但可能会得到解决。我们关系还是非常牢固的。“ “我们将讨论贸易。我们也会讨论很多其他事情。他补充道。 川普继续说:“不过,在此期间,我们会花些时间,达成一些协议,我们会做一些对我们两国都有利的事情。马克,很荣幸能请你来,非常感谢。 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讲话时,卡尼再次称川普为“具有变革性的总统”:“几个月前,您友好地接待了我和我的一些同事,当时我说您是一位——而且现在仍然是——一位具有变革性的总统。” 卡尼还列举了川普第二任期的成就,期间川普补充道:“还有加美合并。” 川普关于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的言论几个月来一直是头条新闻,总统经常威胁要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吞并。 一位不具名消息人士上周末告诉CTV新闻,加拿大官员“谨慎乐观”,认为周二会晤后在钢铁或铝关税上可能会有一些进展。 周二在椭圆形办公室,记者问川普美国减少或取消钢铁和铝关税需要什么条件时,他回答:“我们会与总理讨论这个问题。” 自二月份以来,加拿大和美国一直处于持续的贸易战中,当时川普对加拿大商品实施了广泛关税,声称这是出于边境安全考虑。后来这些关税被缩减,只适用于不受《加美墨协定》(CUSMA)覆盖的商品。 但在随后几个月,美国总统又对钢铁、铝、铜和汽车等行业叠加了额外关税。 川普还宣布木材以及中型和重型卡车的关税即将实施。 八月底,卡尼宣布加拿大将取消许多反关税措施,对受CUSMA覆盖的商品予以豁免。 除了反关税豁免外,加拿大还作出其他让步,例如取消备受争议的数字服务税,该税遭到川普强烈反对。 加拿大还针对川普的关切采取政策措施,即推出13亿加元边境计划、任命“芬太尼专员”,并提前履行其对北约防务开支的承诺。 当被问及两国为何未能达成新协议时,川普在卡尼身旁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复杂的协议,也许比我们在贸易上其他任何协议都复杂,因为,我们有天然冲突,同时我们也互相喜爱。” 卡尼大部分时间让川普回答记者提问,双手放在膝上。但他确实插话提醒房间里的众人谈及关于加美贸易关系的情况。 在回答为何加拿大尚未像其他盟友那样达成贸易协议的问题时,这位前央行行长列出了核心数字:加拿大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 卡尼表示:“有些领域我们存在竞争,在这些领域我们必须达成可行的协议。但更多的领域中,我们在一起合作会更强大。” 川普谈卡尼:“一个好人,但他也可能很刁钻” 周二,当被问及卡尼是否做了任何事情使达成协议更容易或更困难时,川普回答:“没有。” “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总理。”川普说。 “他是一个好人,但他也可能很刁钻,”他补充道。“我想我可以告诉你这一点,因为我与世界各地许多领导人打交道:他是世界顶级领导者。” 当被问及如果认为卡尼是“伟人”,为什么还没有与加拿大达成协议时,川普说:“因为我也想成为伟人。” 保守党领袖皮埃尔·博励治周一在公开信中呼吁卡尼在华盛顿“谈出胜利”。 他指出,未能在仲夏达成新协议的最后期限,以及仍在实施的关税,是卡尼未兑现承诺的先例。 “我们只希望你遵守承诺,”博励治写道。“如果你只带回一堆借口、破碎的承诺和合影,那你就辜负了我们的工人、企业和国家。” 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周二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川普实施如此大规模关税“令人遗憾”。 “美国民众会怎么办?你们依赖来自加拿大的铝来建造军工、航空航天和制造业,”他说。“钢铁也依赖来自加拿大。建房用木材有30%来自加拿大。” “创造更多就业的方式是与加拿大达成协议,”他补充道。“降低通胀的方式是与加拿大达成协议,增加经济的方式是与加拿大达成协议,你们的头号出口国家。” 福特周二在女王公园向记者表示,将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及缺乏协议比作“一个孩子每天在校园里被人啪啪打脸”。 “如果他达不成协议,是时候反击了,”福特说。“也许,也许卡尼总理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如果是这样,他应该坐下来与各省长解释。” 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表示,如果无法达成结束贸易战的协议,加拿大必须准备“采取不同的方式”,并开始“强力反击”美国的关税。 他说:“我们不能再对川普总统一味让步。当他不断强化自己的立场时,我们却似乎在削弱我们的立场,因为我们持续取消(报复性)关税。我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若能达成协议当然最好,但我们必须强力回击,并且不停地反击,因为我们绝不能在任何人面前退缩,尤其是川普总统。” 两国已启动CUSMA咨询。该贸易协定原定于明年进行审查。 3、阿省省长称尹大卫不具加拿大精神 围绕着一条拟建中的管道,阿省省长和BC省省长不断开呛。 最近,阿省省长丹妮尔·史密斯 与卡尔加里石油天然气公司 Cenovus Energy 的代表宣布了一条管道的计划。 史密斯表示,她已经组建了一个顾问小组,其中包括原住民合作伙伴和三家主要管道公司,她说该小组将帮助评估和规划向联邦政府提交的石油管道提案申请。 史密斯表示:“这个项目申请不仅仅是为了建设一条管道,更是为了释放加拿大的全部经济潜力。通过从第一天起就与原住民合作伙伴和行业专家一起以正确的方式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将提交一份能够证明该项目无疑符合国家利益的提案”。 阿省将出资 1400 万加元支持该提案,预计该提案将于明年春季完成。 几个月来,史密斯一直公开表示希望修建一条从阿尔伯塔省到BC省北海岸的新管道。 尹大卫曾表示:“根本没有任何项目,没有任何支持者,也没有任何私营部门的资金参与”。 BC省沿海地区原住民的反对态度更加坚决,并向卡尼发出了一封公开信。 海尔楚克部落委员会的酋长玛丽莲·斯莱特对加拿大电视台新闻台表示:“我们不会支持解除油轮禁令,也永远不会同意”。 该组织要求卡尼遵守《2019 年油轮禁令法案》,该法案禁止载有超过 12,500 公吨原油的油轮在北海岸的港口或海上设施停靠、装卸。 加拿大表示,该法案是对加拿大 50 多年来为保护北太平洋海岸(包括大熊雨林和海达瓜依)免受漏油风险所做努力的认可。 尹大卫说史密斯在宣布这一消息之前曾给他打过电话,但两人陷入了僵局。 “我说,‘到时候再说吧,看看总理能不能想出办法’,我只是出于礼貌”。 尹大卫表示:“除非阿尔伯塔省政府和加拿大联邦政府投入数十亿加元的纳税人资金来建设这个项目,否则就没有任何项目,也没有任何桥梁可走。如果这是计划,那么他们应该对此保持透明”。 不过阿省一直在努力推进该计划,丹妮尔·史密斯称,总理马克·卡尼已承诺在下个月就阿尔伯塔省提出的通往西海岸的沥青管道建设方案达成协议。 她表示,她希望卡尼能就管道建设和能源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努力给出“明确的指示”,并提出解决她认为“营造不利于私人投资的投资环境”的政策的计划。 史密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在会谈中,卡尼“向我重申了”他达成协议的承诺。 她在帖子中抨击BC省省长尹大卫,她说:“尹大卫昨日威胁要阻止阿尔伯塔省最宝贵的资源从加拿大西北海岸出口,此举既不符合加拿大精神,也违背宪法精神”。 史密斯周二表示:“我向总理传达的信息是,油砂公司需要有信心,他们将被允许扩大产量,以便能够填满管道”。 “目前,由于现行法律的限制,他们缺乏信心。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一并处理”。 4、杨兰兰家世及其奢华生活曝光 网叹“不如她狗” 23岁澳洲华裔女子杨兰兰在今年7月开著劳斯莱斯豪车撞上宾士,导致52岁宾士驾驶重伤意外。 然而,她被传出缴纳“天价保释金”,再加上在镜头前包裹严实从不受访,即使官方最后澄清保释不涉及金钱,但神秘的作风让许多人对她的身分来历让感到好奇,甚至怀疑是中共权贵后代。不过,她的律师在日前为她申请修改保释条件时,首度透露了这位神秘女富豪的部分来历。 根据媒体报道,杨兰兰在车祸发生后保释获准,但必须交出护照,并每周3次向警方报到,以及晚上8点至隔天早上6点期间不得外出,也不得再开车。 她的律师科恩近日在法院为她提出修改保释条件时,表示杨兰兰因为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几乎足不出户,难以遵守保释条件,同时也提及杨兰兰自14岁被送到澳洲读书,此后就极少回到中国,目前是持有澳洲永居签证的外国公民。 不过,杨兰兰一名同属富裕阶层的澳洲华裔友人透露了她真实生活的一面,指出杨兰兰是2021年来到澳洲就读大学商科,但“基本从不去上课”,且因为英文不好只待在华人的社交圈子内,经常去奢侈品店购物,享受顶级餐厅的美食,就连自己的宠物也享有同样待遇穿戴使用名牌配件,戴著价值990澳元的Celine项圈,还有自己的LV枕头和爱马仕毛毯。这名友人表示,杨兰兰的宠物拥有的名牌配件比她还多。 据悉,杨兰兰酒驾车祸导致52岁的宾士司机重伤,甚至可能无法再工作,但至今仍对这场事故公开表态,也对伤者表达关切。然而,她每次出现在公共场合时,从头到脚都是一身香奈儿、路易威登、马仕短、LV奢侈品牌衣著,不符她年龄的奢华生活,让许多民众怀疑杨兰兰的背景是中共高层的亲属,但均无法证实。目前,她的保释条件修改为,取消宵禁,每周到警局报到的频率减少至1次,接下来必须出席10月17日的法庭审理,为案件做出答辩。 《每日邮报》4日报道指,杨兰兰在社交网络上自称“Cynthia”,常在IG等分享名牌物品与高级餐厅打卡照。 报道指,杨兰兰也是Chanel在澳洲的VVIP客户之一,VVIP年度消费超过100万澳元。杨兰兰曾以VVIP身份受Chanel邀请参加一场悉尼歌剧院私宴,与荷里活明星同场。 杨兰兰居住在悉尼屈臣氏湾(Watsons Bay)一栋价值数百万澳元的顶层豪宅中,车库内除肇事的Cullinan,还停有另一辆白色劳斯莱斯Ghost开篷车。 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指出,杨兰兰生活极度奢华,不仅时常身穿名牌、出入高级餐厅,连她饲养的柴犬也配有Celine颈圈、LV枕头与Hermès毯子。 杨兰兰再登媒体 家世奢华生活曝光 网叹“不如她的狗”。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9 01:26 AM , Processed in 0.0448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