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炸裂! 华人女富豪加拿大资产全曝光, 被指"空壳", 根本拿不下The Bay 据Postmedia报道,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亿万富翁”或“卑诗省亿万富翁”的华人女富豪刘伟宏,近日在安省法庭上遭到Hudson’s Bay房东质疑。房东称,刘女士的商业和资产在本地只是“空壳”,并对她成为主要租户表示强烈反对,担心她会留下大片空置空间,而非带来繁荣的核心门店。 刘伟宏在卑诗省拥有多处资产,包括Tsawwassen、维多利亚和Nanaimo的购物中心,以及温哥华岛Arbutus Ridge高尔夫球场和卑诗大学附近一幢1万平方呎豪宅的产权证上都有她的名字。但房东们告诉法官,他们对她“完全不切实际”的商业计划不信任。 刘女士承认,她自2014年抵达加拿大以来,加拿大人对她很好。她在法庭文件中称,自己持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但“并非加拿大税务居民”,主要住所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未入选《福布斯》今年公布的全球3,028位亿万富翁名单。 尽管如此,刘女士承诺将向Hudson’s Bay物业投资逾4亿元,以协助破产保护下的Hudson’s Bay偿还债务。但房东们质疑她是否真的拥有这些资金。律师Michael Gottlieb指出,“刘女士根本没有4亿元资产,甚至远未接近”。 此前,刘女士还曾邀请Youtube博主拍摄她在卑诗的商场、高尔夫球场和豪宅的视频导览。但产权文件显示,她在温西的豪宅仅拥有10%产权,其余90%归她兄弟刘尔刚的妻子所有,两人有广泛商业合作关系。该豪宅目前有30.6万元政府留置权,用于支付投机空置税欠款,豪宅估值约1,400万元。 Gottlieb还指出,刘女士在卑诗的三个商场在2023年和2024年总共亏损约1,900万元,难以产生现金流。此外,她在Nanaimo Woodgrove Centre和维多利亚Mayfair Shopping Centre分别拥有70%股份,但Woodgrove Centre尚在出售中,估值约2.16亿元,按揭1.42亿元。Tsawwassen购物中心刘女士仅持有30%股份,其余70%归刘家其他成员,目前由刘女士和兄弟设立的信托基金管理。 房东们还担心刘女士旗下部分公司注册于国际避税天堂,包括英属维京群岛和Barbados。其中,用于收购Hudson’s Bay的公司Techion Global Investments Ltd.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而Central Walk公司注册在Barbados。Gottlieb指出,这些公司的资产主要在香港和新加坡,而非加拿大,“在加拿大银行的资金根本不值或远未达到4亿元”。 Hudson’s Bay方面表示,房东们反对刘女士,是因为他们希望租约回到自己手上,而非对她个人信誉的质疑。案件仍在安省最高法院审理中。 2、好消息! 加拿大邮政工会让步: 改为轮流罢工! 邮件明早恢复投递 就在加拿大邮政陷入财务困境、全国邮件停摆的两周后,邮政工人联合会CUPW宣布:从本周六早上6点开始,全国性罢工将转为“轮流罢工”。 这一举动意味着加拿大的信件与包裹投递将逐步恢复。 CUPW 在周四晚间发表声明称,轮流罢工将于当地时间 10月11日早上6点开始,各地分会将依次通知成员行动安排。 工会在公告中表示:“我们并非轻率地发动全国罢工。邮政工人宁愿投递信件、完成工作,也不愿走上罢工线。但政府宣布要允许加拿大邮政‘拆解我们的公共邮政系统、削减成千上万的岗位’,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CUPW全国主席Jan Simp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将使邮件和包裹重新流通,同时继续争取良好的集体合同和强大的公共邮政服务。” CUPW代表邮政系统的约55,000名成员,于9月25日宣布全国性罢工,此举发生在联邦政府宣布对加拿大邮政商业模式进行改革的几小时后。 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几乎所有加拿大家庭的上门邮件投递服务。此外,政府将取消此前针对社区邮箱转换的暂停令。这意味着邮政公司可以将仍享受上门投递的约400万个地址转换为社区邮箱,每年可节省近4亿加元。 政府还计划结束自1994年以来对关闭农村邮局的暂停令。相关政策覆盖约4,000个邮局,政府表示,将不再属于农村地区的地方关闭部分邮局,可减少因过度服务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由于邮件投递量下降,非紧急邮件的运输方式将由空运改为陆运,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项措施每年可为加拿大邮政节省超过2,000万加元。 负责加拿大邮政事务的部长Joel Lightbound对CUPW转为轮流罢工的决定表示肯定。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加拿大人依赖邮件投递,我很高兴看到,在工会与加拿大邮政谈判持续进行的同时,邮件将再次流通。” 3、血流成河! 加拿大公寓市场惨烈, 大批人要抄底? 经纪发出最狠警告! 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近期发布报告指出,由于新公寓供应几乎停滞,未来房价或可能反弹。这让许多人开始问:现在是不是投资公寓的好时机? 表面上,这似乎是“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机会。历史上,加拿大确实经历过因供应不足而带来价格反弹的周期。但现实情况却远比逻辑复杂。 首先,负现金流问题突出。在当前利率和价格下,以多伦多为例,大部分公寓投资每月都是亏损。以一套挂牌价61.9万加元的一居室为例,每月总支出约3349加元,而租金收入仅2600加元,每月亏损749加元。即使利率降至3.25%,仍亏损540加元。要想收支平衡,利率需降至约1.1%,或价格跌至42.3万加元,远低于现价。 其次,公寓投资逻辑已从“租金回报”转向“投机”。大多数投资者依靠预售合约押注房价上涨,而非租金收益。2016年至2021年,开发商推出的数以万计公寓,大多卖给小投资者押注市场,而非自住买家。如今这些项目交房,高利率、租金疲软、二手价格下跌,反而暴露了市场脆弱性。 投机驱动还影响了产品设计。为了吸引投资者,开发商建造大量小户型,居住体验差。即便预售市场未来复苏,开发商也必须重新建造适合自住的户型。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的投资公寓多为过时产品。 管理费和维修基金持续上涨,也是现金流负担的重要因素。2023年,大多伦多地区公寓管理费平均每年上涨5.1%,维修基金平均上涨11.8%,而建筑成本多年来跑赢整体通胀,使这一趋势长期存在。 供应与需求错配进一步加剧。CMHC指出,新公寓供应长期放缓,但短期内交房集中,造成二手市场和租赁市场供应过剩。同时,租赁需求下降,部分原因是非永久居民流入放缓,尤其是学生签证减少。2025年第一季度,大多伦多公寓平均租金同比下跌2.8%,挂牌出租单位增加29%,租赁市场供应达到1.4个月,远高于10年均值0.95个月。 此外,机构投资者崛起,对小投资者形成竞争。养老基金、REITs和私募基金大规模布局租赁公寓,享受CMHC低首付、低利率和长期融资优势。2024年前三季度,CMHC为20万套租赁单位提供了480亿加元贷款保险,同比大增59%。机构能以更低价格吸引租客,同时获得更高回报,而小投资者处于不利地位。 综合来看,尽管长期供应不足可能推动未来价格上涨,但对2025年的小投资者而言,现实问题严峻:负现金流、供应过剩、租赁需求疲软、管理费上涨,以及机构竞争,使得当下投资公寓风险远大于回报。CMHC的长期乐观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当前买公寓,更像是在对未来不确定条件进行投机,而非稳健投资。 4、心碎! 46岁华裔腹痛就医仅3天, 多器官衰竭不幸猝逝! 儿子刚上幼儿园 安省万锦市一个年轻家庭近日遭受沉重打击,46岁摄影师李国伟(Victor Lee)于9月25日突然离世,留下妻子与刚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家人随后在网上发起筹款呼吁,盼社区伸出援手。 据GoFundMe专页资料,李国伟于9月22日因腹部不适求医,当时医生仅建议休息。但不足24小时后,他便在浴室中晕倒。救护人员赶抵现场时,他情况已急速恶化,多个器官衰竭,最终不治。 其胞弟Nelson在专页中写道:“嫂子在痛失丈夫的同时,还要独力抚养年幼的儿子,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筹款所得将用于协助遗孀和幼子,应付日常开支、维持生活稳定,并为孩子未来教育作储备。 专页自开设一周多以来,已吸引超过500人捐款,筹得近10.1万元。家人呼吁社会各界继续支持,并表示若有心致意,请将捐款改为支持专页,而非送花致哀。 这宗猝逝事件令社区深感惋惜,不少朋友和网民留言悼念,形容李国伟为“善良、敬业的好父亲”,盼遗孀与儿子能获得足够支持,走过难关。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13 09:04 AM , Processed in 0.0465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