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买房绝对称得上是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投入,是许多人用半辈子换来的安全感,也往往意味着背几十年贷款、掏空积蓄、举全家之力撑起一套住所。 但是有一天,你一睁眼却收到市政通知,被告知:你一直以为属于自己的家,从法律上说——你可能并不真正拥有它的产权? 这不是网络段子,而是正真实上演在华人业主最集中的列治文的No.6附近一带的现实。 今年8月,BC省最高法院作出一项震动全省的裁决:法院确认Cowichan部族对列治文约7.5平方公里的土地享有“原住民所有权”。这片区域内既包括政府土地,也涵盖私人早已购入并持有产权证的房产。 也就是说:哪怕你房产证在手、地税年年交,业主脚下这块地在法律上仍可能不完全属于业主。 裁决还提到,当年王室将这些土地出售或转让给私人业主的行为,本身可能就是“不合法的授予”,属于“对原住民所有权的不正当侵犯”。 除非通过谈判、赔偿或回购等方式解决,否则这部分土地在法律上仍被视为处于原住民所有权之下。 Cowichan部族是什么来头?它是BC省规模最大的原住民社群之一,原居温哥华岛地区。 历史记载显示,他们每年会大规模迁往菲沙河一带捕鱼、建村和居住。法院认定,他们对这片土地的使用和占有具有“延续性”,因此享有宪法所承认的原住民所有权。 裁决也明确指出,包括私人土地在内的所谓“绝对产权”(fee simple)并不能自动消灭原住民所有权。这也是加拿大司法史上首次有判决以如此明确的措辞确认这一点。 所以现在,列治文市政府随后向部分业主发出通知,信中直言不讳:这项判决“可能动摇您所有权的地位与效力”,并提醒他们参加10月28日在市政厅举行的信息说明会,了解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列治文市长马保定(Malcolm Brodie)也是对此表示,这个判决的影响“可能重塑甚至瓦解本省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而且其效应“不会只停在列治文,有可能扩散到全省乃至全国”。 对于马保定的声明,市议员Kash Heed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他表示,案件目前仍处于上诉阶段,司法程序尚未终结,此时向居民寄发警告信“为时过早”,只会制造不必要的公众恐慌。 BC省司法部长Niki Sharma则在裁决公布后表态,承认这项判决可能对本省的绝对私有产权制度造成“重大且意料之外的后果”,因此必须交由更高层级的法院重新审查。 来自Cowichan一方的回应则完全不同。作为原告诉讼代表的Robert Morales明确指出,他们无意驱离普通居民,“我们并不打算把人从家里赶出去”。 但他强调,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当年未经合法程序征用土地并转售给私人,即便时隔多年,政府仍必须为此承担责任。至于涉及企业或政府持有的土地属于另一类性质的问题,需要另行处理。 与此同时,BC省保守党领袖罗仕德(John Rustad)更是直接致信省长,要求立即暂停与原住民之间所有正在进行的谈判,直到加拿大最高法院给出明确指引。 他称,这项裁决已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确定性造成“立即而严重的冲击”。 上诉进行中,房主陷入法律灰区 根据列治文市政府发出的信件与附图,受影响区域位于Lulu Island南岸大范围土地之内,其中包括目前不少华人聚居的住宅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信件所提到的范围涵盖No.6Rd一带的部分房产。 目前,BC省府与列治文市双双决定对该裁决提出上诉。但在上诉结果未出炉之前,裁决本身并未失效。 换句话说,在接下来至少一段时间内,这片区域的房屋产权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名义上仍属私人,法律上却悬着一把“原住民所有权”的刀。 裁决书还特别注明,政府与市政府在该区域持有的全部物业权益“存在瑕疵并属无效”,并设下18个月的谈判窗口,要求联邦、省政府与Cowichan部族在期限内想办法解决。 一旦18个月谈不拢,产权的不确定性可能正式落地,届时市场、贷款、转让、抵押等环节都有可能被迫停摆。 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这么离谱却又合法的事,真的很加拿大!” 有评论指出,当前局面极为复杂,无人能预知这项裁决将如何在“绝对产权”土地上真正落地。业主感到困惑和担忧是理所当然的,但讽刺的是,这片土地最初的获取方式本身就有历史问题——这正是现实的尴尬所在。 也有人略带讽刺地评论:“不知道那些每天仪式性念叨‘这是未割让原住民土地’的致辞,还要持续多久呢。” 还有网友调侃:“两百年前,我的祖先在欧洲也被驱逐过,照这个逻辑,我是不是也能去要回土地?这下可精彩了。” 目前案件仍处于上诉阶段。 信息来源:timesofindia、theglobeandmail、vancouversun、reddit、小红书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21 04:49 AM , Processed in 0.0442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