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病逝,终年103岁。消息一经传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社交媒体上满是对他的缅怀与追思,同时,关于他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他与翁帆的婚姻以及遗产分配问题,也再次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讨论。 网络热议中提到,杨振宁在生前为翁帆的未来生活作出周全安排,翁帆可继续居住清华大学提供的教师宿舍“归根居”,但该房产产权归属清华大学,无法买卖或转让。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在婚姻期间杨振宁的工资、投资收益等共同财产,翁帆依法享有50%的权益。此外,杨振宁还在遗嘱中特别注明,允许翁帆再婚,且不影响她的居住权与个人利益。 ![]() 清华“归根居”。图源:新浪 杨振宁让“遗产分配”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而中加法律在这一问题上的制度差异,也恰能反映两国在家庭与法律理念上的不同。 事实上,中加两国在遗产继承法律上的区别尤为显著。以夫妻财产与个人遗产的区分为例,中国《继承法》明确强调“先分夫妻共有财产,再继承剩余个人遗产”。换言之,当事人在被继承人(如杨振宁先生)去世后,应首先处理该夫妻共有财产;然后剩余部分才进入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代位继承程序。 与之相对,加拿大的继承法设计则更倾向于保护配偶利益,程序和份额因省份而异。也就是说,加拿大法律并不一定首先全面区分夫妻共有财产与个人遗产,而是直接给予配偶优先保护。继承程序强调配偶的“第一受益人”地位:无论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细节如何,配偶往往首先获得一笔法定份额优待。 ![]() 图源:AI 由此可见,中加两国在制度逻辑上的差异:
此外,中国继承法强调家庭成员内部的亲属顺序、法定继承人的限定,而加拿大则在配偶优先的基础上,各省还可能赋予子女、前配偶、共同生活伴侣等不同法律地位。 在加拿大,遗产继承属于省级法律管辖,在无遗嘱(intestate)情况下,配偶可优先获得固定金额。
安省在安省的《继承法改革法案》(Succession Law Reform Act, SLRA)下,若被继承人死亡且没有有效遗嘱,则其配偶可取得“优先份额”。例如: (1)有配偶但无子女
(2)有配偶且有子女 则适用“优先份额+剩余分配”的两步机制: 第一步:配偶优先份额 配偶先取得固定金额(目前为$350,000加元)。 注意:该金额在历史上为$200,000,2021年安省政府调整为$350,000,以反映物价变化和生活成本。 这笔固定金额的目的是保障幸存配偶在丧偶初期拥有基本生活和住房资金。 第二步:剩余遗产的分配
举例说明: 设某人去世时遗产为$900,000,加拿大安省法律适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配偶通常能取得一半以上遗产”的由来。 BC省根据BC省的《遗嘱、遗产与继承法案》(Wills, Estates and Succession Act, WESA),当被继承人去世且没有遗嘱时:
因此,在BC省,配偶并不是自动获得全部遗产(除上述特殊情况),但可取得一个“固定金额+剩余一半”的优先份额机制。若有多个配偶(例如法律配偶与同居伴侣同时存在),法院会判定“主要配偶”,其余继承人可向遗产提出索偿。 曼尼托巴省根据该省《无遗嘱继承法(Intestate Succession Act)》等法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哪省,若被继承人有有效遗嘱,该优先机制可能不按上述标准执行。 若遗产涉及跨国资产、外籍配偶、海外子女,则法律适用、税务处理、资产清算与汇兑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进一步放大。 对拥有中加两地资产或家庭关系的华人而言,提前立遗嘱、明确夫妻财产界限,并进行国际税务规划,是避免跨境纠纷的关键。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0-28 11:12 AM , Processed in 0.0464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