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网络上流传多张疑似“歼-36”第二号原型机试飞照片,引发国内外军事观察人士热烈讨论。据“张斌说”分析,这批照片可能是中国第六代战机研发的重要迹象,也有分析认为,新机外观的明显变化显示出不同构型的试验版本。 根据网传影像,这架飞机在尾喷管、起落架与进气道等位置皆出现新设计,其中机尾的喷口由原先的弧形改为梯形结构,可能与引擎升级或矢量推力技术有关;而主起落架由前后式改为并列式双轮,类似舰载机配置,可能是研发团队在试图改善结构空间与收放机制。此举若能减少机体占用体积,将有助于扩充内部弹舱与电子设备,提升战机的整体作战能力。 在进气道设计部分,照片中轮廓似乎与先前原型不同,引起外界对歼-36 飞行性能取向的疑虑。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代表研制团队在高速性能与匿踪效能间重新权衡,也可能是为了提升续航与隐形能力而调整设计。 此外,分析认为,歼-36 可能采取“一机两型”的研发模式,一型为主打空优的制空机,另一型则具备长程打击功能,兼具战术与战略用途。若此猜测属实,将意味着中国正在试图打造能同时取代部分轰炸与歼击任务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机。 由于影像解析度有限,外界仍难确认真伪。不过文章引述多位外媒评论指出,中国近年在航发、材料与雷达电子等领域持续突破,使六代机研制速度明显加快。依目前进度推估,歼-36 最快可能在 2030 年前后具备服役条件。 而中国近年在人工智慧与航空电子技术上进展迅速,据称相关团队已能在引擎推力、复合材料与飞控系统上达到稳定量产水准。这些基础技术的累积,让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机的研发节奏有望逼近美军第六代战机计划。
近日中国网路上流传多张疑似“歼-36”第二号原型机试飞照片。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张斌说
歼-20 战机。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张斌说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4 07:47 PM , Processed in 0.0455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