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拿大联邦政府将公布最新预算,为总理卡尼自今年4月赢得大选以来多次提到的财政重点提供具体内容。 卡尼表示,加拿大必须彻底调整经济战略,以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这一变化导致加拿大与总统川普政府之间的持续贸易冲突。 卡尼在公开演讲中以严厉措辞谈到加拿大面临的挑战,并承诺将采取强硬行动。他在上月的电视讲话中说:“我们不会玩政治游戏,不会浪费时间,也不会退缩。” 以下是预算案五大关注焦点: 国防开支 在今年6月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卡尼宣布加拿大将迎来7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军费增长。 此次预算将首次向加拿大公众展示他打算如何兑现这一承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联邦预算通常只预测未来两到三年的支出,因此自由党政府将在本次财政计划中披露多少信息仍待观察。 例如,加拿大尚未在财政框架中为最多12艘新潜艇拨款——每艘潜艇的成本高达20亿加元,且还不包括武器系统、维护与运营等附加费用。综合计算,这些潜艇整个服役周期的成本将超过1000亿加元。 据消息人士透露,本次预算将包括一个500亿加元的地方基础设施基金。 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卡尼曾承诺,加拿大将在未来十年内将年度国防支出提升至1500亿加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 相比之下,加拿大目前本财年的国防预算约为630亿加元,占GDP的2%。 国防部长麦坚迪(David McGuinty)上周向记者表示,周二公布的预算为加拿大逐步实现这一5%的目标铺路。 ![]() 图源:cpac 移民政策 渥太华原定于上周公布每年的移民配额计划,但政府推迟了发布,将在今天的预算中同时公布未来三年接收临时和永久居民的目标。 卡尼此前表示,他希望将移民数量恢复到“可持续水平”,同时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来建设加拿大经济”。《环球邮报》报道称,本次预算预计将包含最高10亿加元的资金,用于吸引来自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高端研究人员与专业人才。 去年,前特鲁多政府已下调至2027年的永久居民目标,以回应公众对高移民水平的反弹,并缓解住房可负担性危机。 专家预计,政府可能会冻结或进一步下调移民目标,延续至2028年。而雇主们则密切关注,渥太华是否会缩减未来三年临时居民的接收规模。 公共部门削减 财政部长商鹏飞此前警告称,联邦公共服务部门必须“回到可持续水平”,本次预算将给出具体数字。 历届政府都曾通过裁员实现财政目标。上世纪90年代,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的自由党政府在紧缩计划中削减了4.5万名公务员;2011年,哈珀(Stephen Harper)的保守党政府在削赤计划中又裁减了1.6万个职位。 财政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联邦雇员人数为357,965人,比前一年减少约1万人,但仍比2015年多出约10万人。 此外,人员薪资支出高达711亿加元,是渥太华运营预算中最大开支部分。 公共部门工会对此发出警告:“公共服务本已捉襟见肘,任何削减只会让情况更糟。” 财政赤字 赤字到底会多大? 卡尼与商鹏飞均表示,预算将重点放在“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通过“节流”措施降低日常支出。 但经济学家预计,这些新增投资将使今年的财政赤字大幅高于政府此前预测,可能达到700亿至1000亿加元之间。 企业投资与税改 卡尼上月向媒体表示,预算将为加拿大打造“高度竞争力的企业税制”,因此商界密切关注有关企业投资的税收新政,特别是是否会下调公司税率。 加拿大商业界普遍欢迎卡尼上任后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立法削减省际贸易壁垒、设立新机构以加快重大基建和资源项目审批。 经济学家目前正关注渥太华将如何在公司税收、环境监管与产业政策方面作出调整,这些领域的变化都将对投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在正式公布预算前,加拿大政府自6月以来已经陆续发布了多项预算前公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卡尼总理在周六结束为期九天的亚洲访问后对记者表示:“我们拥有转型的资源,能够把加拿大经济从‘依赖型’转变为‘韧性型’。”他此行旨在为加拿大商品与服务开拓新市场,尤其是在与美国关系不稳的当下。 卡尼表示,通过向特定产业注入公共资金并为大型国家建设项目提供监管便利,政府希望“激发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并打造加拿大作为“能源超级强国”的国际形象,凭借其庞大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及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势。 财政部长商鹏飞周一表示,本次预算将勾勒出卡尼政府的未来蓝图,其重要性“远超往年”,因为加拿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 “这是国家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必须抓住它,并一起迎接挑战。”他在公布预算前依照加拿大议会传统,购买新鞋后对记者说。 “这将是一份让加拿大人记住的预算,”商鹏飞强调,“加拿大人让我们去建设——要大胆、要有魄力。” 来源链接: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7 04:33 AM , Processed in 0.0450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