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生活长达十七年的小红书用户“回龙教九袋长老”近日发文,分享自己与妻子决定带著两个孩子回国定居的原因,贴文发布三天内吸引近两百条留言,引起众多海外华人共鸣与讨论。他总结自己回国的理由,从生活体验、教育文化、家庭亲情到生活方式转变,句句真实,触动不少在外多年华人的心弦。
他回顾这些年辗转美国各州求学、工作、创业、成家,形容“在美国赚钱容易,但生活无聊透顶”。他认为长期居住虽安稳,却少了生活的热度与人情味。第二个原因是孩子教育,他与妻子一致决定让孩子在中国完成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教育,打好中文与数学基础,再于三年级后回美继续学业,“不想让孩子完全美国化,希望他们能了解祖先的文化”。他强调,中西文化并行的孩子在未来竞争中会更具优势。
亲情也是这对夫妇回国的重要考量。他提到自己与妻子长年旅居海外,双方父母多次来美探望却“度日如年”,难以适应当地生活。“回国能让孩子拥有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同生活的童年,也让老人重拾亲情的温度。”此外,他在加州经营一间可远端运营的小公司,收入足以支撑生活,妻子则辞去美国公立小学老师的工作,准备专心照顾家庭。他笑言:“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足够。想换种生活方式。”
贴文一出,引发多地华人网友热烈回应。网友留言“我和你一样,回国一年了,每天都在庆幸这个决定”、“孩子回来太幸福了。”也有不少准备回流的家庭分享计划,“我们明年也打算从矽谷搬回上海”、“孩子小时候在国内上学,初中再回去最合适”。
但也有网友表达不同意见,认为“国内教育虽严谨,却会削弱批判性思维”、“孩子回去未必能适应”。对此,作者回复“每种教育都有取舍,只要家长愿意陪伴,就能弥补不足。”部分留言则聚焦在现实层面,如身份与税务问题。有网友问“回国后还需交美国税吗”,他坦言:“要交”,也有人戏称“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在美赚美元,在国内花人民币”。
评论区中许多海外华人直言,“美国生活太平淡了”、“父母年纪大了,回去才是孝顺”。也有网友总结,“回国的理由不外乎三个——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气。”作者在最后写道,“人生不过如此,处处有花,也有泥坑。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体会。”这句话被网友反复引用,成为这场跨国对话中最温柔也最现实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