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速度1秒68公里 中国成功拍到外星“母舰”?

2025-11-9 05:01 AM| 发布者: 由于11| 查看: 19| 评论: 0|来自: 一点资讯

当前很多科学家都在密切关注第三个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的情况,因为这一个星际访客的情况似乎有点特殊,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勒布一直坚称这一个星际访客就是外星文明的“母舰”。中国正在火星轨道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现在成功拍摄到了这一个星际访客的画面。



自2021年2月进入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至今,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运行了4年8个月时间。此前好久没有看到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消息了,没想到它再次亮相之时,和这个星际访客有关系。

此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和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的距离比较近,大约为3000万公里,在环绕火星运行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高分辨率相机对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进行了拍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为了全球少数近距离观测该天体的探测器之一。这一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画面,不仅获取了这一个星际访客的清晰影像,更为中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积累了关键技术经验。

在今年9月初,天问一号团队就开始对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进行观测,虽然天问一号探测器与星际访客阿特拉斯(3I/ATLAS)的距离大约只有3000万公里,远比地球和火星距离更近,但是这个星际访客本身的飞行速度相当快,高达68公里每秒,而且它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在宇宙中找到星际访客并且拍摄清晰画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对于天问一号探测器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上面搭载的光学载荷原本是为拍摄明亮的火星表面而设计,星际访客与天问一号距离比较远,而且相对暗淡,这是天问一号探测器第一次尝试拍摄如此遥远且相对暗淡的目标。

根据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的画面,科学家发现这个星际访客特征明显,由直径约5.6公里的彗核及数千公里范围的彗发共同构成。而且,科学家还通过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展示了这一个星际访客的运动轨迹,接下来,科学家会对其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虽然很多探测器、望远镜观测的结果表明,这个星际访客很可能是一颗彗星,但是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家阿维·勒布坚持称这一个星际访客很可能就是一艘由外星智慧文明派来太阳系的巨大“母舰”。针对大家的质疑,他提出了很多“异常”之处。

第一个就是这个星际访客实在是太大了,速度也实在是太快了,超过60公里每秒。一开始科学家认为这一个星际访客的直径可能达到20公里,不过后来随着它距离太阳、地球越来越近,我们人类对其进行了持续的观测,有了更加精确的观测数据,它并没有20公里左右的直径,但也比很多彗星都大得多。

第二个就是这个星际访客的彗星气体特征的缺失。阿维·勒布表示,在对其进行光谱观测时,没有发现“彗星气体的光谱特征”,任何观察到的反射阳光发红现象可能源于它的表面。

第三个就是这个星际访客的飞行轨道很特别。它在环绕太阳运行时,它的逆行轨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仅相差5°以内。阿维·勒布认为,如果是一个随机闯入太阳系的物体,沿着这样的轨道飞行的概率相当低,可能只有0.2%的概率。这样的轨道,也让这个星际访客可以很接近金星、火星和木星这几个行星,这样概率也是极低的。

第四个就是星际访客有完美的“隐身术”。在10月29日,这一个星际访客抵达近日点,按理来说,如果是彗星的话,在抵达近日点时受到的太阳辐射是最强的,亮度是最高的,是最适合观测的,但是这个星际访客很特别,在抵达近日点时,它刚刚好“躲”到太阳的背面。

阿维·勒布表示,在地球上,我们完全没法直接对其进行观测,因为星际访客的光芒会完全被太阳遮挡。对此,阿维·勒布就提出了这一个星际访客可能就是外星文明的飞行器,故意飞到太阳的背面“躲起来”,避免被我们人类看到。阿维·勒布甚至还提出,这个星际访客可能“躲”到太阳背面偷偷释放飞行物对地球发起袭击。

第五个就是阿维·勒布认为它可能会进行秘密的“反向太阳奥伯特机动”,在抵达近日点后,它可能会进行“反向太阳奥伯特机动”,从而被太阳引力束缚,最终可能会继续造访太阳系内的行星,而不是直接拐弯离开太阳系。

当然,这只是阿维·勒布的猜测,起码现在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一个星际访客确实是具备彗星的特征,现在它已经飞过近日点了,接下来就会抵达近地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对其进行持续的观测的。

没意外的情况下,这颗彗星在抵达近日点后就会拐弯飞离太阳系的,所以,在接下来这段时间内,还是抓紧时间对其进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星际访客的秘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9 05:27 PM , Processed in 0.0446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