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人生不顺,皆因这三个字!读懂受益终身

2025-11-10 05:01 AM| 发布者: 数码@樱| 查看: 91| 评论: 0|来自: 儒风大家

《道德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生诸多烦恼困顿,追根溯源,往往逃不过三个字。

看破这三个字,便是看破了人生大半的迷障;放下这三个字,便是放下了生命最沉重的枷锁。

《庄子》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世间纷扰,多起于一个“争”字。

争名逐利看似进取,实则是在无形中消耗着自己的福报。

战国名将白起便是明证。

他一生征战,战功赫赫,却因好争强斗胜,在长平之战后与范雎相争,竟多次拒受王命。

最终君臣失和,被赐死于杜邮。

临终前他幡然醒悟:“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白起之败,其实并非败于战场,而是败于一颗争心。

与同僚争权致祸,与君王争胜招厌,与天道争强惹灾。

《菜根谭》说得好:“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处处争先,反失其先;时时好斗,终招其祸。

放在现在,同样如此。

职场中争功诿过,家庭里争强好胜,朋友间争锋比较,纷争不断,是非就不止。

学会退一步观想,想象自己站在高处看人间纷争。

就会像水一样,随方就圆,可容世界万物,亦可让自己欣喜。

《尚书·大禹谟》云:“满招损,谦受益。”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世间万物皆遵循此理。

人若自满,便是衰败之始;唯有虚怀若谷,方能持续成长。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他功高震主、权势滔天。

可他却未沉溺于功名,反而在鼎盛时清醒地写下:“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他主动裁撤湘军,让弟弟曾国荃辞官归乡,以退为进,保全家族于政治漩涡之中。

这份不追求圆满的远见,正是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根基。

反观世间,多少痛苦源于一个“满”字:

苛求完美者终日焦虑,贪得无厌者疲于奔命,骄傲自满者固步自封。

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八分满:

事不做尽:达到预期即收手,为未来留余地;

话不说尽:言辞留白,给人也给自己空间;

心不自满:时时清空既往成就,保持求知若渴;

守一分余地,如明月留一缕清辉,人生自得从容与稳当。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世间诸多痛苦,并非源于外境,而是来自内心的执着。

执念如枷锁,困住的是自己的脚步;固执如迷雾,遮蔽的是前行的道路。

有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一位忧心国事的国王向禅师请教:“为何百姓不敬,大臣不忠,国运日衰?”

禅师注视着他华美的王座,轻声道:“唯有不执着于君王的威仪,你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国家。否则,你拥有的不过是一把座椅。”

弘一法师说得好:“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

人们常以为执着代表坚持,却不知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放下。

执着于过去的遗憾,便错过当下的美好;执着于现在的拥有,反而失去更多可能;执着于未来的期待,则忽略了脚下的路。

学会修习三种心境:

以旁观之心觉察执念;以定期之功清理负累;以尽力之态随缘而行。

有所舍,方有所得;懂放下,才得自在。

人生如行舟,知进退,懂收敛,方能在这纷繁世间游刃有余,抵达内心的安宁与丰盈。

《周易》有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天地万物自有盛衰,而人生的诸多不顺,其实也有规律可循。

争,生对立,令人陷入无尽纷扰;

满,生障碍,阻断持续成长之路;

执,生困苦,使心灵背负沉重枷锁。

若能不争,便能以柔克刚,与世无争反得自在;

若知不满,便能常怀虚谷,在谦逊中日益精进;

若能放下,便能心境超然,于从容中见海阔天空。

从此:与人不争,则一身轻松;心不自满,则步步高升;事不执着,则前路宽广。

这三字真言,蕴藏着化解人生困境的钥匙。

愿你能参透其中智慧,修得自己的从容与圆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0 01:42 PM , Processed in 0.0453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