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几乎没有哪个超市像Costco这样让人又爱又恨。一张会员卡,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家巨无霸仓储超市里“买得起又买得爽”。 而最近,关于 Costco 会员,尤其是“高级会员”(Executive Member)的争议再度引发热议。 不仅有网友在 Reddit 怒曝自己“被劝退六次都没降级成功”,更有消费者揭露:想降级 Costco 会员?比退网约车月卡还难! 与此同时,专业财经媒体也指出:Costco 会员制度虽然诱人,但并非人人适合。
![]() 降级太难:顾客被“劝回”六次,过程堪比心理战 最近,加拿大一位网友在 Reddit 上分享了自己在Costco“降级会员”的糟心经历:他只是想把会员卡从“高级会员”降级成“普通会员”(Gold Star),却被 Costco 的一连串推销“磨”了整整六个月,直到最后几乎崩溃。 发帖人表示,自己从 2022 年到 2024 年一直是 Costco 的高级会员,每年能拿到超过 60 加元的现金回馈,觉得挺划算的。 但他计划 2025 年搬家,因此在 2024 年 10 月去 Costco 打算把会员降级,不想再续高级会员。 “本以为这事很简单,”他写道,“结果根本不是。” 他回忆道,当时的店员立刻开始了一场长达15 分钟的“销售攻势”。
“我被他们说晕了……最后竟然就答应了。”他写道,“那是我第一个错误。”
可真正的噩梦才刚开始。 时间快进到 2025 年 2 月,他再次去门店打算降级,新的店员却又劝他说:
他笑称:“我确实该担心的。” 从那之后,他几乎每个月去一次 Costco,每次都尝试降级,总共六次都被各种理由挡了回去:
他写道:“每次都是这样。我买完东西,人已经又累又烦,最后就妥协了——‘算了,下次吧。’”
直到收到邮件提醒:会员即将到期,并收到一张 20 加元的返现支票。 第二天他立刻去门店准备降级。 结果店员却说:“哦,昨天就过期了,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 这下他彻底忍无可忍。虽然没有大吵大闹,但他在柜台前直接、清楚地让周围的人都听见:“我已经试了六个月,六次来降级,你们每次都拖,现在居然说‘过期就没法处理’?” 店员还试图搪塞,说:“会员过期后确实不能降级,必须在六个月内办理。” 直到他抛出一句震撼全场的话:“你们的员工是不是被禁止处理降级?要是这样,那听起来像内部欺诈啊。” Boom!气氛立刻变了。 “突然间一切都‘没问题了,先生!’”他说,“经理立刻帮我处理退款,虽然扣掉了那 20 加元返现,但至少终于解决了。”
网友热议:这套路,太熟悉了 这篇帖子迅速在 Reddit 上引发热议,获得超过 1,300 个点赞。 有网友调侃说:“我很高兴事情最终解决了,但我认为你应该更坚定一些。下次,直接说“谢谢,不用了”,你就可以避免这一切了。”
有网友接话:“您可以随时取消”……“好的,现在就取消”。
另一位网友则留言:“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并不成功。我跟客服人员聊了两次,每次都长达 15 分钟,直到卡过期,我才来办理降级手续。这真是太尴尬了。”
有网友分享家人类似的遭遇:“我非常理解楼主的感受,因为我记得几年前我父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他们想降级 Costco 会员。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咄咄逼人,而且固执己见,以至于我妈妈一开始尝试降级,结果被他们气得直接走了。我爸爸气冲冲地回去,差点就把所有会员都取消了,最后他们才终于同意他降级。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都应该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是被销售代表牵着鼻子走,以至于感到沮丧。但是,销售代表接受过强迫人们接受他们不想要或不需要的交易的培训,这也很糟糕。”
有网友直接亮出杀手锏:“如果他们真这么咄咄逼人,听起来这就是他们的应对之策。要么降级我的卡,要么退还我的会员费,但我以后再也不会来了;你们自己选吧。” ![]() Costco “有意为之”的复杂降级流程 据 Yahoo 报道分析,Costco 的降级流程之所以如此“复杂”,其实是有意为之。
首先,Executive 会员是 Costco 最赚钱的核心产品。 根据公开数据,大多数 Costco 会员都持有这一高级卡。它的年费从原来的 120 加元涨到 130 加元,而普通会员则从 60 加元涨到 65 加元。 其次,Costco 并不提供在线降级功能。用户不能直接在官网或 App 上取消或降级,而是必须亲自打电话或到门店,与客服进行面对面交谈。 而这场“谈话”,往往变成了一场冗长的销售攻防战。客服要多次确认“您确定要降级吗?”、“您知道这样就没有 2% 返现了吗?” 不少顾客被反复劝说,甚至心理上觉得“算了,不麻烦了”,从而继续续费。 这正是 Costco 的策略:通过“延迟”与“劝退”,让用户继续留在高价会员中。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学会“坚持到底” 高级会员的最大卖点,是每年可获得 2% 的购物返现,最高可达 1,250 加元。听起来很诱人,但关键在于:“你得花够钱。” 根据计算,如果你每年在 Costco 的消费金额不到 3,250 加元(约每月271 加元),那你拿到的返现还不够抵掉升级的那 65 加元年费差价。 换句话说:如果你一年在Costco花不到3000多块,那这张 Executive 卡就不划算。 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办会员的新顾客,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一年会消费多少,容易被“2% 返现”的承诺吸引,结果发现根本赚不回来。 ![]() 财经专家建议,在决定降级前,先算清账:
如 果你的年度消费接近或超过 3,250 加元,继续保持 Executive 会员是合理的。 反之,如果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降级就是更明智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Costco 的官方政策规定,如果你升级后发现返现没达到升级费用的差额,可以申请退还这部分差额。 例如,你花了 2,400 加元,只获得 48 加元返现,Costco 会在降级时退还差额的 17 加元。 今年 Costco 会员全面涨价后,许多消费者都在重新权衡。 有专家提醒:别因为“多了 10 加元”就立刻冲动降级,而是要看整体收益。 不过,结合众多网友的亲身经历,“降级难”的问题仍然是 Costco 最被吐槽的部分。 Costco 会员的确能帮许多人省下不少钱,但也让不少人“被动续费”。真正划算的,不是更贵的会员,而是更适合你消费习惯的那一张。 所以,下次当柜台人员对你微笑着说:“您可以随时取消哦。”你不妨回一句:“那我现在就取消。” 新闻来源: https://www.yahoo.com/lifestyle/why-downgrading-costco-executive-membership-183000248.html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markets/stocks/COST/pressreleases/28641235/before-you-downgrade-your-costco-membership-read-this/ https://www.reddit.com/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1 07:35 AM , Processed in 0.0449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