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赶紧查!BC省200万屋主要当心:你的房子或失去永久产权!

2025-11-10 05:00 PM| 发布者: 天竺癸女孩| 查看: 114| 评论: 0|来自: VanPeople人在温哥华

这是一场几乎让所有BC省业主都睡不着觉的“土地地震”。

它不是地壳活动,而是法律掀起的惊涛骇浪。

还记得那天新闻一出,朋友圈、微信群全炸了——“列治文有块地,被法院判了归原住民!”

我们这些在大温辛辛苦苦买房、供楼、还贷的普通人,瞬间背后一凉:“不是吧?我们家楼下的地,会不会哪天也不是我们的了?”

01. 一场从法院掀起的“地权风暴”

8月7日,BC省最高法院裁定——原住民高域根(Cowichan)部族对列治文东南部一片750公顷的土地,享有“原住民所有权”(Aboriginal title)。

这不是普通的判决。

因为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次,法院明确说——原住民的所有权可以和私人永久业权“并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凌驾其上。

这片土地,可不是什么荒地。

它包括联邦、省、市政府的地、工业区、高尔夫球场、农场,还有几十户私人业主的住宅。

光评估价值就超过13亿加元。

法院的判决虽然暂缓18个月执行,但对那150多位在这片土地上的业主来说,这18个月已经成了煎熬期。

02. 从“永久业权”,变成“租地使用权”?

作为普通业主,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很现实——这对房子意味着什么?

一位银行按揭专家解释得很直白:“这事儿最要命的地方在于——土地性质变了。”

原本你买的叫Freehold(永久业权),意思是地和房都属于你。

但现在,法院认定上面还叠着一层“原住民所有权”。

这就像你原本以为地基是你的,结果发现地下还有个“真正的地主”。

一旦土地从“永久业权”变成“租赁业权”(Leasehold),银行眼里的抵押品就变质了。

以前贷款时你抵押的是整块土地,现在你只抵押的是“99年使用权”。

专家说得更直白:“银行不会在一个已经变质的抵押品上续约。”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按揭要续期,银行可能不批。

03. “补差价”?“短期贷款”?银行也没谱

很多业主立刻慌了——“那我房贷明年到期怎么办?”

银行方面的回答是:目前没有明确指引,一切都在观望。

但从技术角度讲,这种情况不能叫“续期”,得重新当成新贷款来申请。

如果地权性质改变、房价缩水,银行可能会要求你补差价。

举个例子:你原本房子值100万,贷款60万。现在因为地权不稳,市场估价降到80万。银行为了维持贷款比例,可能要求你先还那20万差额,才能继续批贷款。

谁顶得住这种“突如其来的账单”?

当然,银行也不是铁石心肠。

有专家提到,他们可能会提供短期应急贷款,比如3个月或6个月,让你先撑一阵子,等上诉结果出来。

但利率可能会提高,期限也很短。

说白了,就是给你一点缓冲时间。

04. “A贷不批,还有B贷、私人贷”

假如最坏的情况发生——银行拒绝贷款。还有没有出路?

有,但代价高。

所谓“A lender”就是我们常用的那种大银行,“B lender”是次级贷款机构,再往下就是私人贷款(Private lender)。

私人贷款通常利率高得多,可能要7%甚至更高。但它可以帮你“买时间”——先撑过一年,再想办法转回正规银行。

05. 法律背后,是长达百年的土地恩怨

要说这场风暴的根,得追溯到150多年前。

高域根部族的祖地在温哥华岛,但他们世代在菲沙河三角洲捕鱼、生活。

后来欧洲移民到来,他们被赶走,那片地成了殖民地政府的土地。

1871年,BC加入联邦后,王室把这片地卖给了私人。

2014年,部族终于起诉,说这片地的原住民所有权从未被合法取消。

打了十年官司,今年终于赢了。

他们强调自己不想赶走任何人,只是希望政府承认他们的历史权利,以此为基础再谈未来发展和补偿。

听起来合理,但对于那些房子就在那片地上的业主来说,这种“共存”听起来很可怕——毕竟产权一旦有不确定性,房价、贷款、买卖,全都乱套。

06. 不只是列治文,全省都慌了

这件事可不是列治文150户的烦恼而已。

BC省政府说得很清楚——这宗判决,动摇了整个省200万业主的信心。

因为BC省的大部分地区,在历史上根本没签过条约。

换句话说——理论上,都可能被原住民团体主张“我们祖先在这里生活过,这里有我们的传统领地”。

你以为只是一宗个案?

其实类似的“土地索偿”案件,在加拿大已经有160宗之多!其中光BC省就有50宗,还在处理。

也就是说,列治文今天的故事,也许明天就在温哥华、素里、甚至本拿比上演。

07. “原住民所有权”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它是一种在殖民前就存在的土地权利。

法院承认,这种权利不会因为殖民政府后来颁的地契就自动消失。

加拿大政府为此还专门设立了“特定申索法庭”(Specific Claims Tribunal),专门处理原住民的土地申诉与赔偿。

但这个法庭只能判“金钱赔偿”,不能要求归还土地。

问题是——列治文这次法院却首次承认“土地共存”可能性,这就开了个“新口子”。

也难怪,全国的房主都在冒冷汗。

08. “我们的家,会不会哪天不再是我们的?”

对于列治文那150多位业主来说,这不仅是房子的事,更是人生的事。

有人2020年才刚买地盖房,贷款还没还完;如今去银行问续贷,职员也一脸茫然:“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批。”

这就是最让人恐惧的地方——房产的稳定,是每个家庭生活的根基。一旦这个根基动摇,哪怕政府一句“请放心”,也没人真能睡得安稳。

09. 上诉在路上,但不确定性依旧

目前,联邦、省和列治文市政府都已经决定上诉。

执行被暂缓18个月,看似有缓冲,但对于那些马上要续贷、打算卖房、或打算买入的业主来说——18个月,太长也太短。

没人知道最终的判决会不会推翻、修改,或者,未来的“土地共存”会怎样落实。

从法律角度,这是一场“历史正义”的补课;从业主角度,却是一场“现代生活”的噩梦。

这场判决撕开了一个现实的裂口: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谁是土地的主人”这个问题,可能比我们想的更复杂。也许某天,我们的房契还在手上,但银行、政府、法院,都开始重新定义那一张纸的含义。

对于BC省200万业主来说这不只是列治文的故事,而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如果土地的根基都能被动摇,那我们的家,还能安稳多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1 02:05 AM , Processed in 0.0456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