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大温自来水“鱼缸味”?官方竟这样回应

2025-11-11 05:01 AM| 发布者: GODBOSS主管| 查看: 50| 评论: 0

(《港湾播报》 20251110-2)

刚刚!加拿大"基本收入"正式通过二读!所有人躺着领钱

这几天,“全民基本收入”的话题又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17岁以上居民每月都有钱拿!”、“Bill S-206二读通过啦!” 没错,这可不是传言。加拿大参议院确实于11月6日通过了《S-206号法案》的二读,正式迈出了建立“全民可维生基本收入”制度的第一步。

据悉,加拿大税务局(CRA)计划自2027年起,为约100万名税务情况简单的纳税人,在“My Account”系统中自动生成预填报税表;这一计划将在2028年扩大至250万人,到2029年预计覆盖约550万人。许多人因此猜测,这或许正是“全民基本收入”的前奏。

那么,加拿大的“全民基本收入”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让所有年满17岁的加拿大居民——无论是否有工作、无论收入高低——都能领取一笔有保障、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固定收入。

这笔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福利金”,而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能吃饱、住得起、看得起病,不至于因失业、疾病或物价暴涨而陷入贫困。

法案由参议员 Kim Pate 提出。她认为,“一份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应当是每个加拿大人的基本权利。这样的制度不仅能帮助低收入家庭、单亲妈妈和照护者,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健康与教育状况,让社会更稳定、经济更具韧性。

钱从哪来?谁能领?

根据法案要求:

  • 财政部长须在法案生效一年内制定全国框架;

  • 框架将界定何为“可维生的生活水平”、各地生活成本差异、以及发放方式;

  • 资格门槛相当宽松:只要年满17岁、居住在加拿大,即有资格领取;

  • 不要求必须工作或上学,也不会因此失去现有的残障或医疗福利。

政府接下来要做什么?

法案二读通过后,财政部长将牵头,与各省政府、原住民族代表、卫生、住房、就业、社会发展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和民间团体进行广泛磋商,制定实施细节。
最终方案必须公开提交国会,并在财政部网站上发布。政府还须每年提交执行报告,检视这项制度的运行成效。

为什么备受关注?

因为它不仅仅是“发钱”,更可能深刻改变加拿大的社会结构。

支持者认为,这项制度能让每个人都拥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改善心理健康,让社会更公平、更包容。
反对者则担心:钱从哪来?财政是否撑得住?全民发钱是否会引发通胀、劳动力短缺或福利重叠?

需要指出的是,《S-206号法案》目前仍只是一个“框架法案”,距离真正实施还有不少关卡要过。但如果它最终落地,加拿大或许真的将迈入一个——

“17岁以上人人有钱拿”的新时代!

突发!加拿大全国麻疹失控:2名婴儿夭折,27年来首次"被除名"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近日确认——加拿大正式失去了“麻疹已被消除国家”的地位。这一地位自1998年确立以来,已维持了26年。据PHAC表示,美洲卫生组织(PAHO)在确认同一株麻疹病毒在加拿大持续传播超过一年后,正式撤销了这一认证。

此次疫情最早于2024年10月在新不伦瑞克省爆发,随后迅速扩散至全国,截至目前已造成超过5000人感染。

在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各有一名在胎儿期感染麻疹的婴儿出生后不幸去世。
安省在疫情高峰期连续数月是全国最严重地区,累计报告病例超过2000例,并于2025年10月正式宣布疫情结束。

然而,同一病毒株在阿尔伯塔省的社区仍在持续传播,已有近2000人感染这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卑诗省、曼尼托巴省、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以及西北地区也都陆续报告了病例。

加拿大若想重新获得“麻疹消除国家”地位,必须在至少12个月内彻底阻断当前病毒株的传播。

“虽然近期传播速度有所放缓,但疫情已持续超过一年,主要集中在接种率较低的社区。”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在周一发布的声明中指出。

该机构表示,正在与美洲卫生组织及各级政府合作,提升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数据共享,并改进疫情监测与防控指导。

美洲卫生组织(PAHO)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北美与南美地区的分支机构。该组织在审查了加拿大最新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数据后,做出了撤销认证的决定。PAHO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委内瑞拉和巴西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也失去了麻疹消除地位,但两国通过持续的公共卫生努力,在约五年后重新获得认证。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专家普遍认为,麻疹的卷土重来主要与疫苗接种率下降有关。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社交媒体上传播的错误信息、公众对权威机构的信任下降,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常规疫苗接种的中断。

麻疹是全球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要实现群体免疫,接种覆盖率至少需达到95%。
专家呼吁,加拿大必须尽快提高疫苗接种率,否则疫情恐难在短期内彻底消除。

BC 省又一巨头宣布永久关厂,160年历史小镇遭"掏空"

在加拿大卑诗省南卡里布地区(South Cariboo),一家支撑当地经济数十年的木材厂即将永久关闭。这不仅意味着 165名工人将失去生计,更可能让整个地区陷入税收危机与人口外流的困境。

加拿大木业巨头 West Fraser Timber Co. Ltd. 近日宣布,由于可采木材供应枯竭、软木市场疲弱,再加上美国持续的贸易壁垒,公司决定在今年年底前永久关闭位于百里屋(100 Mile House)的锯木厂。

公司表示,将尽力为部分员工在其他工厂安排岗位,但约有 165名员工将直接受影响。

百里屋镇长 Maureen Pinkney 表示:“受波及的人数远不止165人。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至少还有500个。整个社区都会被卷入冲击之中。”

百里屋是一个拥有160多年历史、仅约1900名居民的小镇,林业一直是其经济命脉。
早在六年前(2019年),这里已接连经历 Chasm Mill 与 OSB厂 两家大型木厂倒闭的重创,许多年轻家庭被迫离开。如今,又一家大厂倒下,镇长坦言,她最担心的,是小镇赖以为生的税基被彻底掏空。

“如果失去了这些工厂带来的税收,我们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难以维系供水、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Pinkney语气沉重地说:“那些曾经让社区充满活力的木厂,如今都没了。”

卡里布—奇尔科廷选区省议员 Lorne Doerkson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此次关闭“绝对是毁灭性的”,其影响将波及整个百里屋、南卡里布乃至更广泛的区域。

卑诗省林业部长 Ravi Parmar 也表示对此“深感心碎”。“我无法想象百里屋的林业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此刻的恐惧与愤怒。”

他将此次关闭部分归咎于美国对加拿大软木材行业长期征收的不公平关税:“这次关闭,是川普政府对加拿大林业部门不公攻击的又一个后果。”

Parmar呼吁联邦政府兑现承诺,向卑诗省提供应得的林业支援资金:“百里屋,以及整个卑诗省的居民,都不能被遗忘。”

本周早些时候,在温哥华举行的林业峰会上,卑诗省与联邦官员达成一致,将成立一个林业工作小组,研究如何更好地支持省内的林业产业与受影响社区。

但对百里屋的居民而言,眼前的现实是冷冰冰的:机器停转、工人失业、家庭搬离、小镇税基流失。

木厂的关闭,不仅让机器的轰鸣声永远停歇,也终结了无数家庭的生计与希望。

当资源枯竭、市场低迷、政策滞后与关税打压同时袭来,一个又一个加拿大小镇,正在被时代的洪流悄悄掏空。

大温自来水“鱼缸味”?官方回应:味道怪但安全

最近几周,不少大温地区居民发现——自来水闻起来怪怪的。有人说像“霉味”“泥味”,也有人形容是“鱼缸味”“藻味”,连Reddit上都炸开了锅。一位网友写道:“这味道让我想到藻类,有种‘绿绿的口感’。”另一位更直白:“闻起来就像我小时候养金鱼的鱼缸。”

不仅温哥华,北温、高贵林、本拿比的居民也都有类似抱怨。

负责供水的 Metro Vancouver水务局 近来已接到约60起投诉。

质量控制负责人 Jeff Charrois 坦言:“我们也挺惊讶的,大温以前从没出现过这种规模的味道问题。”

经过多轮检测,技术人员确认罪魁祸首是一种叫 geosmin(中文名:土臭素) 的天然化合物。它是蓝绿藻(又称蓝藻)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产物,常在夏末秋初出现。

Charrois解释,这种物质在加拿大不少供水系统中都很常见,只是大温地区过去很少中招。

最重要的是—— 虽然难闻,但完全无害。

“水是安全的,我们进行了充分检测。”Charrois强调。

换句话说:味道怪,但可以放心喝。

这次问题主要出在 Seymour-Capilano过滤厂,它供应温哥华、列治文、三角洲及周边部分地区的饮用水。

为改善水质口感,Metro Vancouver 已增加来自 Capilano水库 的供水比例——那里的水未检测到土臭素。
至于异味何时彻底消失?Charrois说,这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如果实在受不了这股味,水务局建议:

  • 冷藏:将水放入冰箱冷藏,可有效降低异味;

  • 加料:加入几片黄瓜或挤点柠檬汁,也能改善口感。

不过,这阵子泡茶、煮饭或喝水时,若总觉得像在鱼缸边上——你没多想,真的是水的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1 07:35 AM , Processed in 0.0449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