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每人每月躺拿2000刀? 加全民基本收入通过二读

2025-11-11 05:01 AM| 发布者: 呵呵想你了| 查看: 58| 评论: 0|来自: 温哥华港湾

这几天的社交媒体上,关于“全民基本收入”的话题又炸开了锅!

17岁以上的居民躺着就能领钱!加拿大每月要发全民基本收入了!

重磅:“Bill S-206号法案”通过二读!

没错!这是真的,可不是什么传言!

哦,感觉这真的就很加拿大!

刚刚过去的11月6日,加拿大参议院通过了“Bill S-206号法案”二读!

这标志着,加拿大的“全民基本收入”(Guaranteed Livable Basic Income)离现实越来越近!每人每月$2000的梦想真的开始照进了现实!

据悉,参院在二读通过该法案之后,已正式递交委员会研究,这意味着“在家躺着就能领工资”的设想已开始进入制度层面!

这项法案由参议员佩特(Kim Pate)提出并主导推动,将为加拿大建立全民基本收入框架。

佩特长期关注加拿大社会的贫困与不平等现象。她认为,8.7%的加拿大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努力维持收支平衡。

如今,AI和自动化让就业环境更加不稳定,而全民基本收入能让加拿大人拥有一条“有尊严的收入底线”!

佩特认为,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不仅能帮助低收入家庭、单亲妈妈等弱势群体,还能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健康与教育状况。

一旦实施,加拿大的社会将更加稳定,经济也将更加具有韧性。

事实上,自从疫情之后,推动基本收入计划的势头就一直非常强劲,毕竟疫情期间加拿大政府就豪气发钱支持民众:

仅发放的加拿大紧急援助金(CERB)每月向数百万加拿大人支付2,000元,发钱发到手软,累计消耗了联邦政府820亿加元!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是排山倒海,萨省议员马蒂·克莱恩(Marty Klyne)就表示:

有关基本收入的研究需要慎重,毕竟工作不仅仅意味着收入,还关乎人的尊严与社会参与。而全民基本收入计划一旦实施,还有可能制造新的不公平!

大批网友也直接表示强烈反对!在一些自媒体宣称加拿大“全民基本收入(UBI)即将实现”的贴文下,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

网友“Rational Posts”的评论获得高赞。他表示:

“你不能通过立法剥夺富人的自由,来让穷人获得自由!

一个人能够不劳而获,意味着另一个人必须付出劳动却得不到回报!

政府不能给任何人任何东西,除非它先从别人那里拿走!”

这位网友继续写道:“当一半的人认为他们不必工作,因为另一半会照顾他们时,另一半则会认为工作没有意义,因为别人会拿走他们努力工作所获得的东西!

我的朋友,这就是任何国家的终结!你不能通过分割财富来增加一部分人的财富!”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我听到全民基本收入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应该放弃努力,然后接受它。

的确,能躺着拿钱谁还愿意辛苦工作为别人挣钱啊!

也有网友似乎是很清醒地表示:“别太激动了,大家!这事儿是不会发生的。债务太高了,他们只会把它当作诱骗选票的胡萝卜而已。”

什么是全民基本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全民基本收入”应该为所有人提供收入,但加拿大政府目前讨论的其实是“保障基本收入”,也就是说钱实际上只会发给“低收入个人”。

这意味着,如果全民基本收入定为每月2000加元,那么每月挣不到2000加元的加拿大人,就能得到政府的基本收入,无论距离2000加元差多少,都由政府补齐。

“全民基本收入”在加拿大已有先例:2017年在安省汉密尔顿试行的基本收入计划算是取得了成功,毕竟所有人都觉得钱肯定是发得越多越好。

但加拿大国会预算官也发现,类似于汉密尔顿这样的一个计划确实能减少近一半的贫困率,可每年的政府需要付出的成本也高达850亿加元,这个代价自然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钱从哪来?

的确,如果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且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开始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抢工作”,那么在未来几年的确会越来越多地听到有关“全民基本收入”的讨论。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的确都在尝试这种模式,只是尚没有一个国家敢于试图证明这一“巨额”计划的实际价值。

但有一说一,这种做法也许会让懒人直接躺平,但追求更好生活的人还是会继续努力工作?因为这笔钱也只能保证自己饿不死。

那么,你怎么看加拿大这种全民发钱的躺平模式呢?欢迎给我们留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11 07:35 AM , Processed in 0.0447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