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对于“台湾有事”的表态,引起中国突然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等经济胁迫措施。 日学者建议高市早苗可采取3项措施反制,除了向WTO提起申诉外,也要积极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市场。最狠一招与台湾有关,也就是促成台湾比中国早加入CPTPP,施压北京回到谈判桌。日媒直言,这是习近平最担心的事态发展。 高市早苗日前在日本国会答询中提及,“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存立危机事态),并暗示在日本现行的“安全保障法制”下,日本或可判断行使集体自卫权。中日紧张关系迅速恶化。中国使出各种威吓手段,还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等经济胁迫措施。 对此,日本政府应该如何因应?佳能全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山下一仁在日媒《President Online》发布评论文章称,一是选择是向WTO提起申诉,或者利用CPTPP,让台湾比中国更优先加入,借此施压让非常爱面子的中国回到谈判桌。第3个措施就是寻找替代中国的市场,根本解决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文章特别提及,中国封杀日本水产,背后具有政治上的动机已是明显的事实,之前中国也以安全性问题为由,限制台湾的水果进口,这次对日本也是相同的情况。文章指,WTO并不允许以这种政治性的理由来实施进口限制,若这类行为被认可,像是拥有庞大市场等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就能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屈服。 日本政府另一个反制选项是利用近期备受关注的CPTPP,中国也和台湾一样提出入会申请,但中国要加入必须通过劳工、环境、投资等在内的CPTPP严格要求,这是一道很高的门槛。不仅如此,既有的成员国也可以对新加入的国家提出各种要求。 文章说,向中国提出“不遵守 WTO 基本规则的国家不得加入”的要求,是完全可行的。随著更多国家加入CPTPP,中国可能会逐渐感受到被排除在自由贸易圈之外的压力。在这种情势下,日本与其他成员国便可要求中国不仅要遵守高水准的CPTPP 协定,也必须确实履行 WTO 的规范。
日中关系紧张,中国政府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图为中国超市陈列的日本水产品。(欧新社资料照) 这种策略虽无法立即见效,但其影响力可能远比 WTO 提出申诉更实质、更具威力。透过CPTPP 的制度性压力,国际社会反而能更有效地促使中国调整行为,回到遵守规则的轨道上。 文章指出,中国申请加入WTO的谈判花了约15年。在当时,中国坚持要比台湾更早加入,因为在“面子”上无法接受落后于台湾。所以促成台湾比中国更优先加入CPTPP,以此反制北京,亦是可行的手段。 此外,如果要从根本解决中国经济霸凌的问题,日本应该拓展中国以外的其他海鲜市场。中国之所以使用经济胁迫手段,是因为它意识到其他国家依赖中国市场。如果日本成功开发出其他市场,中国的经济胁迫手段就会失效。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21 04:12 PM , Processed in 0.0449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