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据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加拿大紧急更新了前往中国的旅行建议,提醒前往中国的旅客注意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风险。 这条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经常往返中加两地的华人和留学生群体。 ![]() 本周二,加拿大政府发布"严重旅游建议(serious travel advisory)",敦促"前往中国的旅客注意,因为存在感染基孔肯雅病的风险"。 其实,加拿大公共卫生局(The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即 PHAC)表示,对中国的基孔肯雅病毒警告实际上从今年8月就已经发布,直到现在依然有效。 ![]() 据世卫组织介绍,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被发现。病名源于坦桑尼亚南部的基马孔德语(Kimakonde),意思是"变得扭曲"。这源于患者会因为严重关节痛而弯腰。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在声明中写道:"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会整天叮咬,但在日出和日落前后最活跃。它们在室内和室外都可能出现。" 这种病毒由感染病毒的雌性蚊虫传播,最常见的种类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这与传播寨卡病毒(Zika)和登革热(Dengue fever)的蚊虫种类相同。 ![]() 基孔肯雅病毒的症状包括: 发烧和关节疼痛(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非常剧烈,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皮疹、疲劳、呕吐和头痛 症状可能在3到7天内出现,但也可能长达12天才会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基孔肯雅热可引起发热和足以导致残疾的关节疼痛。它还可能引起肌肉疼痛、头痛、恶心和皮疹。 症状通常持续数天,大多数人可完全康复,但偶有眼部、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报告,以及关节疼痛持续数周至数年的病例。 高风险人群 婴儿、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影响眼睛、心脏、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新生儿、老年人及患有长期病患者,症状的风险最为严重,极少数情况,甚至会导致死亡。 携带病毒的蚊子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中美洲、太平洋岛屿和美国南部。蚊子感染该病毒的几率因季节、年份、地区和海拔而异。 近年全球各地均有少量发病报告,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亚洲和非洲。欧洲也曾出现小规模疫情。泛美卫生组织今年在美洲地区监测到超过20.9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其中以巴西数量最多,加拿大尚未发现病例。 ![]() ![]() 疫苗接种: 旅行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基孔肯雅热,该疫苗已在加拿大获得批准。 因此,请务必在出发前至少6星期与医疗保健提供者(healthcare provider)讨论接种疫苗的益处和风险。 防蚊措施: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请使用驱蚊剂、蚊帐和穿着长袖衣裤,随时保护自己免受蚊虫叮咬。 计划出国旅行的加拿大公民可以注册"海外加拿大人登记处(Registration of Canadians Abroad, ROCA)",这项免费保密服务可在海外紧急情况或个人紧急情况时通知公民。 旅行后也应监测健康状况,如在旅行期间或之后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22 03:16 AM , Processed in 0.0457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