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突发! 加拿大紧急发布赴华旅行警告: 前往中国的旅客须注意这些事项! 最新消息,加拿大政府本周紧急更新了前往中国的旅行建议,引发了许多中加往返人士、华人家庭以及留学生的关注。此次被重点提醒的,是一种很多人不太熟悉的蚊媒疾病——基孔肯雅病。 加拿大政府发布了“严重旅行建议”,明确警告前往中国的旅客应注意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风险。事实上,加拿大公共卫生局透露,这项提醒早在今年8月就已发布,并且目前仍然有效,说明风险仍未解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基孔肯雅病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首次发现于1952年的坦桑尼亚。病名意为“身体弯曲”,因为患者往往因剧烈关节痛而弓腰弯背。该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类蚊子白天活跃,清晨和傍晚尤其容易叮人,室内和室外均可能出现。 感染后,症状通常在3到7天出现,最长可达12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剧烈关节疼痛、皮疹、疲劳、头痛、恶心和呕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多数人能在数日内恢复,但少数人可能出现眼部、心脏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性关节痛。 高风险人群包括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者。极少数情况下,疾病可能致死。据资料显示,这种携带病毒的蚊子分布广泛,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以及太平洋岛屿等地区。泛美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今年美洲地区已报告超过20.9万例病例,其中巴西最多。加拿大目前尚未出现病例。 好消息是,基孔肯雅病已有疫苗在加拿大获批。卫生部门建议旅行者至少在出行前6周咨询医生,评估接种风险与益处。 加拿大卫生部提醒旅客注意以下防护措施: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选择有空调或使用蚊帐的住宿环境,并在清晨和傍晚特别注意防蚊。此外,出国的加拿大公民可注册“海外加拿大人登记处”ROCA,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政府协助。 若在旅行期间或回国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最近的旅行史。 为让油管更好的推荐我们的节目,让我们的声音传播的更远,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为我们的视频点赞,感谢大家的支持! 2,重磅! 加拿大前财长方慧兰将移居英国, 出任慈善机构CEO! 网友炸锅 加拿大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即将移居英国,出任全球知名教育慈善机构——罗德基金会的“院长兼首席执行官”。这一任命由基金会托管委员会在周二正式宣布。 方慧兰本人也是罗德学者。她曾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取得斯拉夫研究硕士学位,该项目专注国际关系和区域研究。 她在新闻稿中表示:“作为曾经亲身受益于罗德奖学金的学者,我深知这项奖学金对人生和未来具有多么深刻的影响。它塑造了我的国际视野,并在我的职业道路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她的一幅肖像画至今仍挂在牛津校园内。 在进入政界之前,方慧兰的职业生涯始于新闻界。她曾在乌克兰担任记者,为《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等国际媒体撰稿;随后担任《环球邮报》副主编、《金融时报》美国区主编,以及汤森路透董事总经理。 2013 年,她正式进入政坛,随后在特鲁多政府中担任多个关键部长职位,并于 2019 年升任副总理。然而,两人在去年 12 月关系破裂,方慧兰辞去副总理和财政部长职务。之后,她竞选自由党党魁,但最终败给现任总理卡尼。 罗德学院是牛津大学的一座历史建筑,也是基金会总部所在地。罗德奖学金自 1903 年设立以来,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之一。 作为新任院长兼 CEO,方慧兰将负责基金会的整体战略、运营管理,并监督罗德学者的遴选与支持。根据职位发布信息,她的任期初为五年,可续约。方慧兰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正式上任。 作为多伦多地区议员的她,已在今年 9 月从卡尼内阁辞职,并宣布不会在下一次联邦大选中寻求连任。她表示:“在公共生活中度过充实的十二年后,现在是为他人让路,并为自己寻找新挑战的正确时机。” 这一消息公布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表示:“方慧兰作为财政部长,将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失败者。” 还有人批评她应该立即辞去议员职务,以便进行补选。 也有人愤怒地指出:“我们看到某些阶层的人一次又一次犯错,却总能升迁。自由党搞砸了国家,但选民却不断给他们机会。” 还有评论讽刺道:“特鲁多搞砸了国家,却能和凯蒂佩里约会;方慧兰搞砸了国家,却获得好差事;卡尼已经从布鲁克菲尔德的盲目信托中受益。而加拿大人民得到什么?一张 780 亿加元的账单。” 3,突发! 加拿大保守党提案: 大幅收紧难民申请、切断福利、加快驱逐进程! 加拿大联邦保守党正推动大幅收紧庇护制度,并加快驱逐在加犯下严重罪行的非公民。 阿尔伯塔省国会议员米歇尔·加纳昨天表示,保守党将在下周就 C12 号《加强加拿大移民体系与边境法案》提出多项修正案。该法案正在国会公共安全委员会审议。 保守党的修正案包括: 取消庇护失败者除紧急医疗以外的所有联邦福利; 禁止来自 G7 或欧盟国家的申请人向加拿大寻求庇护; 并要求教育机构承担部分国际学生“虚假”庇护申请的成本。 他们还建议: 申请人在等待审理期间返回原籍国,庇护申请将自动作废; 曾向移民官撒谎者,其申请将直接被拒绝。 加拿大难民律师协会认为,这些提议代表加拿大庇护政策的重大转向。 加纳表示,修正案旨在减少虚假申请、提升审理效率,并使驱逐程序更顺畅。她也呼吁更新“严重犯罪”的定义,并限制被下令驱逐者重复申请“驱逐前风险评估”。 自由党政府今年重推的新版 C12 法案同样限制庇护,包括禁止入境一年后才提出申请,并允许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由取消文件或暂停个案。 难民律师提醒,过去以国籍区分庇护申请的制度曾被法院裁定违宪。他们指出,大部分申请在难民委员会审理中被认为理由充分。根据委员会数据,2025 年前三季度共有37323宗申请获批,10521宗被拒。 律师批评保守党的新提案“残酷且基于错误信息”,认为现行系统整体运作正常。 4,震惊! 加拿大多位孕妇分娩感染败血症身亡, 医院严重疏忽! 印度爸爸崩溃 加拿大多名母亲在分娩后不久死亡,引发安大略省宾顿市议会通过全票动议,呼吁全面改革医院管理。 昨天,Gurinder Sidhu 在宾顿市议会前带着泪水讲述了妻子 Ravinder 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后的最后时刻。6 月 19 日,40 岁的 Ravinder Sidhu 在密西沙加的 Credit Valley 医院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婴。然而,顺利的分娩背后,却出现了严重的医疗疏忽。 Sidhu 回忆,妻子在分娩后出现阴道撕裂需要缝合,并在上午 11:15 左右出现发烧、剧烈颤抖,甚至出现语言障碍。感染迅速损伤了她的子宫,并蔓延至双腿。但据 Sidhu 所述,妻子在出现症状后,医院医护仅给予泰诺和布洛芬,近 30 小时后才得到抗生素治疗。Ravinder 的死因被列为 A 组链球菌败血症感染。Sidhu 指责医院存在重大疏忽。 悲剧并非个例。今年 1 月 19 日,29 岁的 Celina Klinger Evans 在安大略伦敦的一家医院分娩两天后去世,她的死因同样为 A 组败血症感染。丈夫 William Evans 感叹:“我难以理解,在 2025 年,一名 29 岁女性竟会因分娩感染而死亡。” Sidhu 发起的在线请愿要求对败血症进行筛查和早期预防改革,已获得超过 15,000 个签名。他频繁向政界施压,最终带他来到宾顿市议会。议员 Navjit Kaur Brar 提出动议,要求在所有医疗机构实施标准化败血症筛查和升级流程,并对临床人员进行早期识别、快速干预及升级处理的强制培训。 Kaur Brar 议员表示:“这是一次呼吁变革,我们可以防止死亡的发生。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它能带来关键进展。”该动议在宾顿市议会全票通过,并呼吁安大略省卫生厅立即采取行动。 卫生厅在回应中表示,将持续提升患者安全标准,并要求各医院遵守《公立医院法》,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同时向受影响家庭披露审查结果。 宾顿市长 Patrick Brown 表示,他希望 Sidhu 家庭的呼声能在全国范围被听到:“希望提高公众意识,把悲剧纳入讨论,修补医疗体系漏洞,推动全国医疗改革。” 对于 Sidhu 来说,分享妻子的悲惨故事,是希望其他家庭不再经历同样的痛苦。他向各省政府提出请求:“现在就进行改革,让这些完全可预防的死亡事件不再发生。”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22 03:07 PM , Processed in 0.0448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