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自媒体北极星哨评论文章:波罗的海边上的立陶宛,总人口不足 290 万,领土刚过 6 万平方公里,规模比不上中国一个省。可就是这个小国,近几年在对华关系上越闹越出格,不仅公开反对两岸统一,还在 2025 年 5 月彻底关上外交大门,把最后一位中国代办挡在机场外,成了欧盟首个没有中国外交官的首都。 立陶宛和中国 1991 年建交后,贸易、文化往来一直顺顺当当。转折点出在 2019 年,瑙塞达当选总统后,画风突变。他毫无证据就把中国列为 “潜在威胁”,逼着本国企业跟中资合作前先 “掂量风险”,还跟着西方炒作涉港涉疆议题,隔着万里挑中国内政的刺。中国多次通过外交渠道沟通,可立陶宛当局把退让当成了软弱,步步紧逼。 2021 年 7 月,立陶宛干了件突破底线的事,允许台湾当局设立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直接用 “台湾” 命名,打破了国际社会几十年的惯例。这可不是名字的小事,而是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把建交公报当废纸。 中国当即把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代办级,可立陶宛反倒觉得自己成了 “抗中先锋”,一步一步越过底线。2024 年 11 月,它指控三名中国外交官 “从事与身份不符的活动”,限期 7 天离境;2025 年 5 月,又以 “证件失效” 为由,拒绝中国代办返岗,哪怕这本证件还有半年有效期。 但是,立陶宛的代价很快就来了。中国从 2021 年底启动反制,暂停进口立陶宛的木材、奶制品和肉类。百年奶企杜格斯直接扛不住,之前 40% 的奶酪和黄油都销往中国,市场一断,仓库里的产品堆成了小山。整个乳制品行业一年损失超 1.2 亿欧元,加上木材、肉类出口下滑,全年经济损失直奔 3 亿欧元。更要命的是物流,以前每月 8 趟中欧班列停靠立陶宛考纳斯站,15 天就能到重庆,现在班列直接绕开,货物得先运到波兰转车,物流成本涨了 40%,2025 年甚至有 200 条闲置铁轨被拆成了废铁。
图为立陶宛维尔纽斯机场。(图取自facebook.com/VilniusAirportOfficial) 2022 到 2024 年,1300 多家立陶宛中小企业接连关门,其中 60% 是木材加工和食品出口企业,6 万多工人丢了饭碗。2025 年的数据更不乐观,失业率稳定在 6.6% 到 7.1%,是波罗的海三国最高;国家债务涨到 GDP 的 41.2%,人均负债超过 1.3 万欧元,比当地人均年收入还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早就把它的评级展望调成 “负面”,警告财政赤字还会扩大。 说到底,一个中国原则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小国想在大国博弈中刷存在感,终究得靠脚踏实地的发展。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22 08:06 PM , Processed in 0.043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