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照顾和教育自闭症儿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倘若家里有两个自闭症孩子,对于父母的耐心、智慧和毅力无疑更是一个挑战。 汉娜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多年前来加拿大留学,并遇见了后来的丈夫:来自澳洲的亨特。两人最终跨越了种族、语言和文化的鸿沟,走进了一段浪漫的跨国婚姻。 ![]() 图源:51记者拍摄 随着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二人世界也升级为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好景不长,先是大儿子在四岁时被诊断为重度自闭症, 随后小儿子也被确诊,汉娜和亨特的生活轨迹从此便被悄然改写。 两个儿子不仅有自闭症,还有严重的食物过敏,汉娜在煮饭时选择食材必须格外小心。孩子们不能独立用餐,吃饭时汉娜和亨特只能每人负责喂一个。由于语言发育滞后,孩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稍不顺心就会大哭大闹,甚至乱砸乱扔。小的时候还好说,夫妻两个同心协力总可以把他们安抚好。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强壮,情绪问题也日益严重,必须依靠药物来控制。即使这样,还常常会有一些突发行为,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 汉娜和亨特的身边都没有家人,一切困难只能自己扛。汉娜的父母曾经来加拿大帮忙,结果只呆了一个月就受不了回国了。亨特的家人则希望他们能够去澳洲,以便大家庭的成员能一起来帮忙照顾孩子们。怎奈汉娜有顾虑,认为人到中年不该再次换环境。两人平时要工作,下班后要照顾两个有特殊需求的儿子,常常身心交瘁、精疲力竭。 在教育理念上,汉娜与丈夫也有分歧。汉娜主张为了孩子们的将来,要对他们严格训练;而亨特则更倾向于面对现实,顺其自然。在一次激烈争吵时,汉娜没控制住脾气提出了分手。亨特沉默了好久,然后认真地说:也许,只有分开才能更好地解决我们现在的难题。 经过多次交流和讨论,汉娜和亨特达成了共识:目前这种状态不仅令他们自己身心疲惫,也很难照顾好孩子。于是,他们心平气和地分居了。按照协议,亨特搬出去住,把房子留给了汉娜。孩子由他们共同抚养,周一到周五跟着汉娜,周末则由亨特接走照顾。 汉娜平时在家上班,每天早晨送孩子们上校车后,就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老板和同事们体谅她,允许她把大部分工作都安排在孩子放学之前。偶尔孩子们出现状况,她一个人忙不过来,亨特就会马上赶来帮忙。到了周五晚上,亨特会准时过来接孩子,周日晚上再送回来。 ![]() 图源:51记者拍摄 如此,汉娜能在整个周末彻底放松一下身心,睡个懒觉,然后和朋友逛街、喝茶、聊天。亨特则可以在周一到周五专心工作,下班后也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假日和长周末是他们的家庭团聚日,他们会带着两个儿子去公园野餐,或者去商店购物。汉娜和亨特都觉得,分居后的日子反而比原来轻松一些,两人之间少了抱怨,多了理解和体贴,照顾孩子时也更加周到和耐心。 时光飞逝,两个孩子都已经长成比爸爸还高的大小伙子。在父母的精心爱护和教育下,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会自己吃饭和使用洗手间;能听懂和遵守最基本的规则;还学会了用中文说“你好”和“再见”。大家都以为,汉娜和亨特会一直按照他们特有的方式过下去。 然而,加拿大的高中有规定:特殊教育班的学生只能在学校待到二十一岁。汉娜的大儿子快要满二十一岁了,小儿子也已经十九岁,他们很快就要离开学校完全回归家庭。成年自闭症患者的培训机构很少,需要排队,而且费用不菲。留在家里,汉娜又很难做到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好他们。她曾想到辞去工作,全职照顾孩子,怎奈经济条件不许可。亨特也不忍心汉娜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便提出了复合的请求,并提议全家一起回澳洲。 亨特认为,澳大利亚不仅针对自闭症人群有不错的福利,而且是英语国家,两个儿子会比较容易适应那里的环境。汉娜到了那边,也能较快地找到专业工作。最重要的是,亨特的家人全在那里,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一直期待着亨特能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归大家庭,并且主动提出要帮忙一起来照顾孩子。 多年来孤军奋战,汉娜和亨特都很渴望亲情,汉娜尤其希望孩子们能有机会体验来自大家庭的温暖。经过再三考虑,他们终于决定一起去澳洲,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两个自闭症儿子,汉娜和亨特分而复合,可谓“真情剪不断,聚散两依依”。这一对伟大的父母,真的很令人敬佩。 (注:本文中的汉娜和亨特均为化名)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4 01:07 AM , Processed in 0.0441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