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强国”汽车业3大定时炸弹

2025-11-23 05:01 AM| 发布者: 猴年吉祥| 查看: 44| 评论: 0|来自: 中时新闻网

大陆已经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尤其在电动车领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与出口市场。然而,随著技术迅速演进及供应链竞争加剧,产业能否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新的焦点。目前大陆汽车产业正面临芯片短缺、电池产能过剩以及软体开发三大挑战,这些问题值得整个汽车界高度警惕。



澎湃新闻引述江汽集团副总经理魏沈平的分析也表达类似观点,认为供应链的稳定与韧性成为超越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关乎产业发展与安全的主动权。芯片、动力电池等一系列问题等都会对供应链造成很大的冲击。

张永伟特别提醒,动力电池的技术变化正在加速,对供应链造成很大的挑战。目前,液态电池还处在创新活跃期,同时,固态电池研发也不断取得进展,业内最乐观的预期认为2027年固态电池可实现小规模产业化,这种加速的技术创新,对供应链而言,意味著在过去的技术阶段所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很可能会因技术的迭代,导致产能过剩的风险。



针对芯片供应链,张永伟直言整个汽车业近期又开始高度关注汽车芯片供应链的安全。一旦造成“芯片荒”,结果可想而知,只要缺少一颗仅值2 到 5 元人民币的小芯片,整辆车就可能无法上市。他强调,“芯片供应链安全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常态化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汽车研究所副所长黄宏成补充,大陆汽车芯片虽快速崛起,算力芯片领域已有地平线、华为、黑芝麻等企业取得重要位置,但国产替代多集中在设计阶段,在生产制造方面未来仍需补强。



在汽车软体方面,张永伟提到,汽车作业系统虽然价值占比小,但是切换代价巨大,“过去我们的电脑、智慧手机都经历了这种作业系统依赖他人的发展阶段,所以汽车的作业系统是不是一开始就实现自主可控,这也值得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高度关注。”

中汽创智战略规划部总监陈坤龙也认为,要从暂时领先走向稳定引领,大陆车企必须打通资料壁垒、提升软体与技术能力。他提到,包括宾士、BMW、福斯等传统车厂已与博世等企业组建软硬体联盟,加速补强自身能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5-11-23 07:02 AM , Processed in 0.0430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