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错误习惯,否则恐增加心脏负担,严重时可能引发心悸、血压飙升,甚至在浴室内头晕昏倒,进而受伤或导致身体危害。 根据Khaosod报导,泰国玛哈拉吉那空叻差希玛医院副院长、初级医疗主任杰德・布尼亚翁萨威隆医生在脸书“Doctor Jed”发文提醒,很多人以为用温水洗澡无害,实际上“洗澡行为直接影响心脏运作”。 杰德医师指出,冬天时血管较易收缩,心脏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敏感,血压波动风险增加。错误的洗澡方式可能导致心跳加速、血压突然上升,或出现头晕乃至昏厥的状况。因此他也整理出5个最危险的洗澡习惯,并提醒民众应该多加注意。 1、马上打开高温热水 杰德指出,过热的水温会使血管急速扩张,心脏必须立刻加强泵血维持平衡。当身体从寒冷环境突然接触高温,更容易造成心跳急促、血压不稳,可能引起晕眩。建议先开中温热水,再逐步调高温度。 2、运动后立即沐浴 剧烈运动后心跳本就加快,若马上接触热水,血管扩张加上心脏仍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产生头晕或心悸等异常。医师建议至少休息15至20分钟,待脉搏恢复正常再洗澡。 3、空腹或饥饿时洗澡 饥饿状态下血糖偏低,供应大脑的血流已经不足,热水导致血管扩张时,心脏需额外用力维持血压,极易发生头晕目眩、心悸,甚至在浴室昏倒。建议洗澡前先吃点轻食垫胃,如1至2口全麦面包。 4、洗澡时间过长(超过15至20分钟) 长时间浸泡温水使血管持续扩张,心脏必须不断加速泵血维持血压稳定。过度的热能也会造成疲劳、心悸,因供脑血流不足而产生晕眩感。建议控制洗澡时间在10至15分钟内。
5、起床后立即洗澡 刚醒来时血压仍处于较低水准,心脏尚未完全苏醒,突然接触温热水会让血管快速扩张,心脏被迫紧急加速工作,可能引发头晕、晕眩或心律不整。特别是冬季温差大的情况下更危险。医师建议起床后缓慢离开床铺,伸展身体,等待5至10分钟让循环系统适应。 杰德医师强调,人体在冬季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许多洗澡习惯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心脏负担。只要稍微调整,避免立即使用高温水、不在饥饿或运动后洗澡、控制洗澡时间,就能大幅降低头晕、心悸风险,减少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对于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疾病的民众来说,这些预防措施更是不可忽视。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4 06:02 AM , Processed in 0.0449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