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首次超过,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

2025-11-24 12:00 PM| 发布者: 白弟订购浪漫| 查看: 119| 评论: 0|来自: 深城记

那天我还在跟朋友说,感觉今年考研的都没啥动静了。

像我这种天天泡在图书馆里的,也发现,身边复习备考的,十个里边有九个是考公的。

不仅是本科生毕业不考研究生了,就连硕士毕业的也全部都去考公了。

我有个关系挺好的师妹,本来志气满满要读博,导师也基本都是按着读博的路子培养的,结果今年决定不考了,报了国考和事业单位辅导班,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复习行测。

前几天我前同事姐让我帮我找几个学生去他们单位实习,我问了一圈,孩儿们都在准备考公,没有一个找工作的。

我一看这势头,好家伙。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对很多小城市夫妻双方都是灵活就业的家庭,以及大城市的中产阶层的影响是最大的。

小县城本就是个不能提供太多工作岗位的地方。

唯一体面和说得出口的工作就是体制内。

但一个人口量达不到百万级别的小城,能提供多少这样体面的工作岗位呢?

答案可想而知,所以,小县城,数量最多的就是形式就是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是指通过非标准劳动关系参与经济活动的就业形式,涵盖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兼职等多种方式。

我认为,最初发明“灵活就业”的专家本意上是好的。

因为,这一类人也能交社保,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也相对体面。

但在经济堪忧的今天,这一部分人也挺难过,毕竟社保需要自掏腰包,而且丧失了基本的收入。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居住的附近的店铺,是不是有的很久都没有开门了。

周六那天我去济南某个非常知名的步行街区,直观感受就是比去年同时期少了一半。

我经常去那家店,一般周六的晚上都要等位,上周六还有几桌空位。

那周围的店铺也关了很多家。

这还是在省会城市,县城的这种情况更严重。

我家那边有个商场,紧挨着那个商场东边有一条铺子,前几年的时候朋友经常跟我说去那里吃饭又遇到了哪个熟人。

我半个月前回家,那条街上的铺子基本都关了门。

你说,这些开店的人都哪里去了呢?

冬眠了?嗯,有可能。

关于大城市中产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有太多切身感受,因为我本身还够不到中产这个层次。

但我根据我多年读书和看报的经验来说。

经济危机降临之时,对中间阶层的影响是最大的。

前几天听朋友说,他们单位来了个省级电视台的老哥。

一个年过40的中年人,突然开始北漂了,到他们公司做新媒体视频。

据我所知,媒体这几年确实挺难过的,但离家千里去北漂的我还真没见过。

尤其是一个中年,在职场混迹多年的男性,再艰难其实也不会说有家有室的去北漂。

这基本意味着,他家所在的那个城市找不到什么工作机会了,只能去往更大的城市寻找机会。

再多具体情况,我也不曾得知。中年失业的日子可比孤家寡人难熬多了。

但这是很多中年人的现状。

他们大多在年轻的时候,从农村走到城市,举全家之力买了房子,然后在新的城市生儿育女,并给孩子配置最好的教育,给家人配置最好的医疗。

资料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达到了中产的层级。

但在经济危机到来之时,这群人,恰恰是最没有抗风险能力的。

富人们,资产雄厚,财富的些许增减对他们的奢华生活毫无影响,依旧潇洒出入高端场所。

穷人呢,收入虽微薄固定,但也因欲望简单,靠着微薄薪水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他们过得好,是因为预期好。

过不好,恰恰是因为看不到未来。

那他们依靠什么来规避风险呢?

大概也是靠想象吧!

据说今年考公,连年龄都放宽了。

本科放宽到38岁,研究生放宽到43岁。

还有一些体检标准也放宽了。

我不知道这对大家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看似门槛降低,大家都能去试一试,抱上铁饭碗的机会也多一点。

但这个饭碗里的饭……我没吃过,我不知道。

我考上的朋友说挺香的。

那应该挺香的吧,要不也不能这么多人考。

话说,这意味着考研就好考了吗?

其实也不一定。

我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考研真正的竞争其实在复试那一刻才开始。

初试筛选了一大批没有好好准备的人。

而考研人数下降,最直接导致的是,划水考试的人少了。

以前大学生盲目跟风报名,现在都不浪费那180的报名费和时间了。

其实也是大学生更清醒了。

读完三年,出来还得找工作,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工作呢?

我感觉其实是这样。

读研,在如今,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逃避现实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5 12:35 AM , Processed in 0.0454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