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有何经济学含义?大姨们,已不满足于暴走团、广场舞,又盯上Cosplay。是不是觉得女特务贼帅?乌合之众,早就论证过了。都梦想成为戴笠手下的精英情报站骨干? 广场舞从经济学视角,是一个公共资源竞争、社会资本构建、城市治理成本等多维度交叉的现象。当然,也与与忠字舞有关系。从这种集会跳舞中,获得一种身处于集体的安全感,不会被落下和单独批斗。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广场、街心花园、学校操场等都是“非排他、但有竞争性”的公共品。不收费 →人人都想使用。有限空间 →先到先占,噪音大的一方“占优”。所以广场舞大妈常常“赢”,不是因为强势,而是因为:音响是低成本提高排他性的方法。你越吵,人家越不敢靠近。这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中的外部性博弈。 经济学中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指:人际网络、互助能力、组织结构。广场舞从本质上,是一种极低成本的社会资本重建:成本=0。不需要会员费、场地费。参与门槛 = 极低。回报 = 极高(社交、情绪、成就感、组织感)。中老年人退休后,失去工作社交圈,而广场舞提供了第二次社会化网络。这就解释了:为何组织者大妈地位极高。为何容易产生冲突(组织规模 = 社会资本积累)。 中国特色的中老年广场舞,有一点是肯定的:强烈的归属感、集体强大感,追求整齐划一的秩序美学,都是本地族群的绝对心理刚需。蛮有意思的是:一群广场舞大妈呈现出来的狂放,与肆无忌惮的群体人格,与普遍比较内敛的单个大妈的人格特质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一旦“融入”集体,个体会很容易产生自律、勇气、放纵、作恶有理的神圣感。 一穿上制服,身份认知就转变了?怕不怕?
(时评截图)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5 06:40 AM , Processed in 0.04396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