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习刚通完电话,北京立马下单 10~15 船美国大豆。 价格比巴西贵?没关系,先买了再说。 买几亿美金的大豆,对北京来说就像是外交外科手术刀: 扎一下肉疼,但不扎会没命。 为什么突然这么“豪横”?别以为真的是缺大豆。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句话: 在中日紧张、亚太风暴眼正往中国头上飘的当下,北京不能再和美国闹翻了。 所以,大豆就成了“求稳护身符”。
11 月,日本新上任首相高市早苗就给中国来了个“冷水浴”: 11 月 7 日,她在国会表示:“中国若封锁或入侵台湾,将成为日本的存亡危机问题。” 这句话在日本法律上有实质效力,意味着自卫队可以被授权海外部署。 这是日本领导人二战以来最强硬的表态之一,哪怕拜登当年也只说过类似的话。 随后,北京对日本采取了经济、军事和外交多线施压,但东京不退让。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上个周日视察与那国岛军事基地,确认将在这个离台湾仅 110 公里的前沿阵地部署中程防空导弹。 中日关系正遭遇十余年来最严峻危机。 就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和川普通话。 学者指出,北京此举是为了在中日压力升级的情况下拉拢美国,防止东京在台湾议题上彻底站队。 而川普显然乐于扮演被中日两国争相拉拢的角色——毕竟,这种地缘政治紧张,让他手里的谈判筹码瞬间加码。
日本在安全议题、台湾议题上越来越跟美国绑死。 海上摩擦、核废水、东海巡航,全在升级。 北京知道: 不能让美日联手把中国压成“战略沙包”。 那怎么办? 很简单—— 用最便宜、最快速、风险最低的方式打打美国的好感度。 这方式是什么? 不是航母、不是关税、不是谈判。 而是大豆。 美国农民靠这个吃饭,美国中西部选票是川普的基本盘。 别忘了,农业订单在美国政治中分量极重,北京这次动作迅速、溢价购买,明显就是: 外交跪舔式效率,稳住与现任美国政府的关系。
北京此前和川普政府达成了大豆采购协议: 2025 年末前:至少 1200 万吨 2026–2028:每年 2500 万吨 三年合计至少 8700 万吨 现在提前采购,是为了: 履约前的试水 展示诚意 给美国农业游说团体一个信号:继续依赖中国订单,不要翻脸 这不是缺豆,是战略性履约与外交缓冲。
中国的大豆依赖度高到离谱: 90%靠进口,一年吃掉 1 亿吨。 巴西政府最近主动向川普示好、天气不稳、运输存在风险, 猪饲料需求又高峰不断。 所以北京必须维持 巴西 + 美国 双重供应链。 现在购买美国大豆: 不是粮食采购,是保命粮战略。
(资料照片)
经济情绪脆弱,出口不稳、资本流出、消费低迷。 北京需要给国内市场打一针“地缘安全止痛针”: “你们别慌,我们又跟美国搞定大豆了,关系没崩!” 采购动作高调、快速、可见度高,就是为了稳国内信心。
日本在: 芯片设备 材料供应 关键制造链 都有北京无法忽视的战略地位。 东京彻底站死美国一边,北京必须提前做“战略缓冲”: 用大豆绑住美国农业 → 影响美国政治 → 让美国在中日冲突中“不至于站得太死”。 这是 21 世纪的大国博弈现实: 你以为是豆子,其实是筹码。 本质就是: 1)给美国甜头 → 防止美日联手压中共 2)向川普示好 → 稳定中美互动 3)维持粮食供应链安全 → 不敢只押巴西 4)稳国内资本 → 释放“中美没到撕破脸”的信号 5)在地缘博弈中续命 → 最便宜的外交补血药 一句话—— 大豆不是食物,是战略筹码。 北京买的是“喘息”,美国卖的是“筹码”,双方都心知肚明。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6 06:11 AM , Processed in 0.0446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