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卡尼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变革者”(transformative)。就在特朗普首次挥舞关税与所谓吞并威胁整整一年后,加拿大确实已经面目全非。 就在一年前的本周,特朗普曾威胁:除非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阻止移民与毒品涌入美国,否则将对其加征25%关税;也是在一年前,特朗普与时任总理杜鲁多会晤中,首次抛出“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51州”的惊人言论。 某种程度上,特朗普已兑现其关税威胁。尽管多数加拿大出口商品目前仍免关税入境美国,但大量产品与行业正遭受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重击。 今天的加拿大,已在政治、文化与经济三重维度发生深刻转变:特朗普重塑了今春联邦大选格局,激起民众对美国消费品与旅游目的地的抵制浪潮,迫使贸易流向全面重构,并让加拿大人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国家凝聚力,也体味着日益加剧的不安与脆弱。 ![]() ![]() 图源:Encyclop?dia Britannica 以下,是这一年里加拿大发生的29项显著变化: 1. 对美观感急剧恶化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频频发表反加言论以来,加拿大人对南方邻国的好感度跌至冰点。上一次出现类似情绪,还是在他上一任总统任期。如今,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对美国持负面看法,与十年前(仅25%持负面看法)形成鲜明对比。 2. 自由党意外连任 2024年大部分时间,保守党胜选几成定局。但随着杜鲁多辞职,卡尼迅速成为自由党领袖的前瞻人选,以“对特朗普最强防线”自我定位,最终凭借这一核心信息赢得大选,实现政党命运的历史性逆转。 3. 经济遭受结构性冲击 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Tiff Macklem)明确指出:美国保护主义正迫使加拿大经济发生结构性转变。尽管经济仍预计增长,但路径明显弱于无高额关税情景下的潜在轨迹。 4. 国家自豪感部分回归 2016至2024年底,强烈以加拿大为荣的民众比例大幅下滑;而特朗普对加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颓势。 5. 消费转向“国货”,但有上限 民调显示,加拿大人正“用钱包投票”,优先选购本土产品。然而,这种消费民族主义存在明显边界:加拿大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四分之三受访者不愿为国产商品多付超10%。 ![]() 图源:51记者拍摄 6. 对美国酒产品“断供” 今年春季,各省及地区领导人迅速行动,以回应特朗普早期对加关税,全面禁止进口美国啤酒、葡萄酒与烈酒。尽管部分限制略有放松,但包括安省在内的多地,进口禁令仍持续生效。 7. 赴美旅行锐减三分之一 无论出于原则还是对被拘留的担忧,南下美国旅行人数较去年同期暴跌33%。这对依赖加拿大游客的美国旅游目的地造成重创——作为美国最大外国客源国,加拿大游客流失将导致2025年美国旅游支出减少57亿美元。 8. 国内旅游强势反弹 今夏国内旅游明显升温:二季度旅游支出激增,从露营、酒店到房车租赁,均报告加拿大游客预订火爆。 9. 转向非美国际目的地 放弃赴美的旅客中,不少人转而前往其他国家;同时,选择加拿大而非美国的外国游客也有所增加。 10. 本地餐饮业火爆 取消美国行程省下的钱,被用于本土餐饮娱乐。OpenTable预订数据显示,加拿大餐厅预订年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主要国家,“一桌难求”成为常态。 ![]() 图源:51记者拍摄 11. 出口持续萎靡 自3月美国关税生效,加拿大出口断崖式下滑,至今未见全面复苏迹象。鉴于约75%商品出口依赖美国,贸易战已造成持久经济损伤。 12. 贸易敏感行业大规模裁员 汽车、钢铁、铝业与木材行业正经历艰难时刻,多家企业裁员;非相关行业就业虽保持稳定,但企业因经济前景不明,普遍持谨慎招聘态度。 13. 就业安全感显著下降 尽管整体就业市场相对稳健,但民众对工作保障的焦虑加剧。加拿大央行基于消费者调查的劳动力市场指数,已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14. 失业保险申领人数上升 今年领取失业保险人数增加约5.6万人;但曙光初现:连续两个月申领人数下降,9–10月新增就业岗位合计12.7万个。 ![]() 图源:51记者拍摄 15. 企业深陷不确定性 财报会上,“不确定性”一词频现,提及频率几乎与新冠疫情期间相当。企业担忧:这种不安情绪终将抑制投资意愿。 16. 企业成本持续攀升 关税、反制关税与供应链重构推高企业成本。部分公司选择提价,但需求疲软限制了转嫁能力,通胀整体影响可控。 17. 依赖美贸企业加速消失 制造业、采矿业、油气开采等对美需求敏感行业企业的数量本就呈下降趋势,特朗普政策显著加速了这一进程。 18. 出口多元化初现,但依赖黄金 经济学家呼吁多年“开拓美以外市场”,终于见成效。但一大隐忧浮现:非美出口增长中,黄金贡献巨大(受金价上涨驱动),结构仍显单一。 19. 铝出口转向欧洲 面对美国50%铝关税,对美出口骤降;但魁北克铝企成功将部分产能转向欧洲市场。相比之下,钢铁业因全球产能过剩,多元化难度更大。 20. 全民关注USMCA 特朗普豁免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产品关税后,加拿大人开始认真研究这部2020年取代NAFTA的自贸协定。若明年协定审查引发存废争议,公众关注度恐再攀高峰。 21. 出口加速“USMCA合规化” 贸易战前,美关税极低,“是否符合USMCA”无关紧要;如今,无USMCA认证=35%关税(关键资源10%),企业正争先认证以享免税待遇。 22. 首次进口更多墨西哥产汽车 受关税与反制影响,进口商首次将更多在墨西哥组装的车辆引入加拿大,而非美国产汽车。作为美国乘用车最大海外买家,此举正考验特朗普“美国不需要加拿大”的论断。 23. 议会热议“特朗普议题” 面对特朗普“撕毁USMCA”威胁,总统本人已成为国会常规议题,无论众议院辩论或委员会会议,无不频繁提及。 24. 短暂转向保护主义 加拿大与中国同为仅有的两个对特朗普实施反制关税的国家;但为重启停滞的贸易谈判,渥太华于9月初取消大部分反制措施。今年3至8月,关税收入同比增51亿加元,远低于自由党春季竞选承诺的200亿。 25. 国防开支大幅提升 长期未达北约2% GDP军费目标的加拿大,在特朗普施压盟友增军费,以及卡尼欲强化本国工业基础双重驱动下,突然认真对待国防投入。 26. 边境缉毒力度加码 尽管数据不支持“芬太尼从加美边境泛滥入境”说法,但为应对特朗普施压,加拿大已显著加强边境毒品查缉,收紧安全管控。 27. 外交“突围”全球布局 卡尼频繁出访,足迹遍及欧、亚、中东,全力巩固与非美盟友关系,开拓新市场,飞行里程已累积可观。 28. 终于着手破除内部贸易壁垒 “无法免税进入美国”的冲击,促使各省政界正视国内市场割裂问题。联邦与各省已立法削减跨省货物流通与劳动力流动的监管障碍,但改革仍需深化。 29. 加股逆袭跑赢美股 贸易战初启时,市场普遍看衰加股;但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加拿大股市表现反超美国,逆转去年同期走势。这提醒世人:纵经一年剧变,加拿大展现出的韧性,远超危机初现时的悲观预期。 你认为关税一周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欢迎在文后留言讨论。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6 05:33 PM , Processed in 0.0454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