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苏黎世报》(NZZ)近日发表题为“习近平的清洗行动暴露了他的脆弱”评论指出,自习近平2012年掌权以来,中国各级政府与国企体系中已有近500万人因腐败指控被查处,这还不算那些无声无息被“消失”的人。最新一轮遭整肃的高级官员中更包括军委副主席、军中第三号人物何卫东,虽然官方说辞称,这些官员的“落马”被归咎于“违纪渎职”,更合理的解释却是:习近平在竭力排除一切潜在竞争者,以保住自身权力。 这篇评论的作者、目前任职于印度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教授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写道,习近平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因为每一轮清洗运动都会加深党内精英的相互不信任,也可能将昔日的忠臣逼成敌人。从毛泽东到斯大林,无数的史料都证明,1人独裁必将滋生偏执和猜忌。事到如今,习近平可能已经分不清谁是盟友,谁是敌人。已经72岁的习近平现在感到四面楚歌,以至于他拒绝像毛泽东那样公开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因为他担心,接班人只会加快他本人垮台的速度。 对中国而言,这种现象绝不是一件好事。只要习近平拒绝为权力交接做好必要的铺垫,就大大提高了他统治终结时引发各类政治动荡的风险。目前,习近平已经将对他个人的忠诚度置于意识形态统一性之上,这削弱了原本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集体领导制度。随著北京当局为所欲为的解职和逮捕行动,中国的领导体系已经越来越依赖谄媚和恐惧,而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政治连贯性,却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了。 中国军方为习近平的不安全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近年来,中国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改革,试图打造一支能够赢得“信息时代战争”的现代化军队。然而,习近平接二连三的大清洗行动却破坏了军队的现代化努力,军事规划及指挥架构也受到严重影响。例如,习近平在2023年撤换了整个火箭军的高层,这是掌控中国核武及常规飞弹力量的核心部队,此举想必也对中国的核威慑力造成了损失。 以没有经验的亲信替代经验丰富的老将,或许能暂时保全习近平的政治生命,先前也有很多中国领导人以军队巩固自身权力的先例,但这种做法对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却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高级将领们每天都为自保而忙得不可开交时,士气和战备情况受损也就可想而知。在习近平亲手打造的政治枷锁之下,“解放军还有能力抗衡美国或印度吗?” 切拉尼写道,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前不久,斯大林下令清洗了一大批红军高级将领,其灾难性后果有目共睹。同样,一个由阿谀奉承者团团包围的、日益偏执的习近平也很容易做出战略误判。
评论说,中国在快速崛起的光环之下,也面临著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其中包括经济下行、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以及日益老化和萎缩的人口。民间的不满情绪可能正在高涨,但高压管控压制了一切。同样的,任何挑战习近平统治权威的潜在质疑,也都会在清洗运动中被扼杀殆尽。有鉴于此,习近平似乎也只能靠恐惧来维持统治。 然而,恐惧并不能成为政权长期稳定的基础。一个被猜忌或不信任感所包围的统治者,或许可能赢得顺从,却无法赢得发自内心的忠诚。顺从非但不能替代强大,还有可能成为孱弱的源泉,因为这样的大环境容不得创新、能力和合作。习近平行为方式的最大讽刺在于,他越想强化个人权力,他的统治就会变得更加脆弱。 切拉尼结论指出,毛泽东发起的一系列大清洗运动,最终导致了中国的混乱和民族的灾难。习近平的所作所为虽然更为隐蔽,但其背后的逻辑却是一样的,因此,其最终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 |
电话:647-830-8888|www.66.ca 多伦多六六网
GMT-5, 2025-11-26 05:59 PM , Processed in 0.0442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