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最后十年:“明君”李世民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2020-3-28 03:45 AM| 发布者: 宝宝008| 查看: 332| 评论: 0|来自: 搜狐

  最后十年:“明君”李世民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1

  在魏征死后不到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狠狠砸掉这位贞观名臣的墓碑。

  这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作为被后世传颂的君臣佳话,李世民向来以善待魏征闻名于后世,然而史书从来只说前半段,不说后半场。此前,由于痛感魏征的去世,李世民还亲自为魏征起草碑文和撰书,在魏征死后给予极大的荣哀。然而,君王的心意说变就变。

  砸碑,始于李世民对魏征的多疑。

  此前,魏征曾经在生前向李世民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后来,杜正伦出任太子右庶子,没想到太子李承干行为乖张,杜正伦于是屡次向李承干进谏,李承干不听,杜正伦就说如果太子再不改正,则将向太宗禀报,并说出这是太宗的暗中嘱咐。李世民获悉后,认为杜正伦竟然敢泄露密情,于是将杜正伦贬官外放。

  侯君集就更加要命。就在魏征去世的公元643年,侯君集就由于涉嫌参与太子李承干谋反案被杀,至此,李世民开始觉得,魏征生前推荐的两个人竟然都出了问题,这完全是在“阿党”,搞小政治集团。

  就在这个时候,史官褚遂良又向李世民进谗言说,魏征曾经将他生前进谏的言论拿给褚遂良看,这完全是意图谋取名望,李世民越想越生气,于是下令,取消原本应承的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的婚约,另外还下令狠狠砸掉魏征的墓碑。

  砸掉魏征墓碑的这一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命的倒数第六年,作为被后世传颂的千古一帝,他的性情,开始越发多变。

  此前,李世民非常喜欢吏部尚书唐俭,每次非要等到唐俭来才肯吃饭,“每食非(唐)俭至不餐”,然而几年后,有一次李世民在与唐俭下围棋时发生了争执,这本是君臣间的闲暇游戏,然而李世民却勃然大怒,认为是唐俭不给他面子,于是盛怒之下将唐俭从吏部尚书贬到潭州(湖南长沙)做地方官。

  不仅如此,因为这点小事动怒的李世民还密令尉迟敬德暗中察访唐俭是否有怨言,准备借故将唐俭处死,幸亏尉迟敬德主持公道,唐俭才免于一死。对此,从极度喜爱到“特憎”唐俭的李世民还到处对别人说,“更不须相见(唐俭),见即欲杀。”

  2

  太宗变了。

  其实,对于李世民这种从贞观初期的“从谏如流”,到后期的“正人不得尽其言,大臣莫能与之争”的政治局面,魏征在生前就已有了预感,对此他在临死前劝谏李世民说,陛下“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魏征的劝谏,也是对自己的精准预言,而回报他的,就是李世民在他死后一年内,下令狠狠砸掉了他的墓碑。

  而李世民的这种征兆,从他生命的倒数第十年,即贞观十三年(639年),就已经开始显现。

  这一年,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立下首功、亲手割下李建成人头,并从李元吉手中救下李世民性命的大将尉迟敬德被调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临行前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谋反,这是为什么呢?”

  率性直爽的尉迟敬德非常愤慨,他说:“臣确实谋反!臣跟随陛下征讨四方,身经百战、伤痕累累。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陛下就开始怀疑我要谋反了吗?”说完,尉迟敬德脱掉衣服,露出自己全身的刀伤箭伤,李世民见此流了眼泪,才说,“你穿上衣服吧,朕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这么跟你说,你何必这么生气呢!”

  话虽这么说,可尉迟敬德知道自己的处境。于是,尉迟敬德开始在家中修园林造楼台,并且用白色花纹的丝织物装饰楼宇,通过向外界展示奢靡以“自污”,他还学习演奏清商乐曲自我娱乐,并服用“五石散”和丹药来自我陶醉,不与外人交往达十六年之久。

  ▲对于功臣名将的猜忌,同样是李世民晚年的心病

  对于李世民猜忌功臣的心意,宰相岑文本也是战战兢兢。

  贞观十八年(644年),岑文本被任命为中书令(宰相),家里人都为他高兴,没想到岑文本却忧虑恐慌地说,原来秦王府的旧臣、名相房玄龄几度被启用、又几度被贬,而我岑文本“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当时,亲朋好友纷纷来向岑文本祝贺,没想到岑文本一律谢绝,并且直言说:“今受吊,不受贺也!”

  尽管后世纷纷给贞观之治戴上高帽,但贞观时期的一系列名臣以宰相为例,从房玄龄到岑文本,都多次因为小事被贬、启用、再贬、再启用,通过对手下精明强干的臣子们施以权术,李世民深信,如此方能驾驭群雄,让他们心生畏惧、不敢轻易造次。

  就在自己临死前四年,李世民甚至还将当时的宰相刘洎赐死,而原因只是因为有人进谗言,说刘洎对旁人说皇帝生病了,很担心太宗会一病不起。而习惯了“万岁”的李世民,则认为刘洎心怀异志,因此起了杀心。

  而作为大唐帝国的第一战将,曾经为唐帝国讨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的李靖,则在公元635年领军击灭东突厥后,被人诬告“谋反”。

  对此,李世民也不问告状是否属实,而是直接将李靖召来痛骂一顿说,前朝(隋朝)也有个名将史万岁曾经大破突厥,然而隋文帝杨坚不仅有功不赏,相反还直接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之上。

  然后李世民在未经审判就断定李靖“谋反”有罪的前提下说:“朕则不然,录公之功,赦公之罪。”意思就是说,我不学隋文帝击杀功臣,相反,我对你是有罪不罚、有功却赏。

  为大唐立下不世奇功的李靖懂得君王的心意,此后,他“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最终保得了一个善终。

  3

  尽管对待大臣们玩弄权术稔熟于心,但在生命中的倒数第六年,太子李承干的密谋造反案,却给了这位父亲以重重一击。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发动叛乱,失败后李祐本人被赐死,然而在审理齐王叛乱案的过程中,却无意中牵连出了太子李承干、以及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的联合谋反案。

  尽管自己也是通过血腥政变上台,但当太子李承干的谋反事实被无意中揭露出来时,李世民仍然内心震撼,他随后命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等重臣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审核,在证明太子造反属实后,李世民与群臣商议如何处治太子李承干,席间没有人敢说话。

  最终,通事舍人来济提出一个处理原则说:“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于是,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汉王李元昌被赐死,李承干则被从太子废为庶人,并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

  在李承干被废后,李世民的四子、魏王李泰一度成为太子一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为了全力打压其他竞争对手,李泰开始对包括李治在内的其他皇子威逼恫吓,在获悉李泰的所作所为后,李世民最终痛下决心,决定上演一番苦肉计。

  这一年(643年),李世民在散朝后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等人,随后,他假装抽出佩刀想要“自杀”,在长孙无忌“夺下”佩刀后,李世民“痛哭”着说,“吾家不幸,我三子一弟(指李世民的儿子太子李承干、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弟弟汉王李元昌)所为如此,我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啊!”

  于是,长孙无忌等人“争前扶抱”李世民,并请问李世民究竟有什么想法,这时候,李世民才道出自己的想法说,“我欲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担心自己的想法遭到重臣们反对的李世民解释说,李治虽然在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们中才能最为平庸,但李治心性宽善,立李治为储君,可以保存废太子李承干和魏王李泰性命,否则如果立李泰为储君,则废太子李承干和李治两人性命“皆不全;(李)治立,则(李)承干与(李)泰皆无恙矣。”

  为了避免自己当年兄弟相戕的悲剧,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呕心沥血,最终决定扶持才能最为平庸的李治登上储君大位,而李治,正是后来的唐高宗。

  4

  经历长年的征伐、权术与争斗后,李世民,开始逐渐心生疲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贞观之治的后期,他开始大兴土木,先后修葺了洛阳飞山宫、元圃苑,并在汝州(今河南临汝)西山修建了襄城宫,在关中地区则修建了汤泉宫(后来改名华清宫)、九成宫、翠微宫和玉华宫。

  尽管多次批评隋炀帝杨广骄奢亡国,但进入晚年的李世民,对于隋炀帝的奢侈生活却日益心生羡慕,在长年的戎马生涯和权术斗争后,他逐渐渴望一个安乐舒适的晚年以供享乐,于是,李世民也学着自己的表叔隋炀帝杨广,经常在长安城中装饰皇宫、彻底燃点明烛过夜生活。

  有一次,李世民甚至将隋炀帝仍然在世的萧皇后请来一同观赏自己的奢靡皇宫和夜生活,并得意地试问萧皇后说:“我的排场跟隋炀帝相比怎么样?”(孰与隋主?)

  没想到萧皇后却笑而不语,李世民再三追问,萧皇后才说,隋炀帝不过是亡国之君,陛下却是开基之主,不能比较。李世民不甘心,又接着追问说,哪隋炀帝究竟奢侈到什么程度呢?能跟我相比吗?

  萧皇后于是才说,隋炀帝每次到夜里,宫中:“每除夜,殿前诸位设火山数十,每一山焚沉香数车,沃以甲煎,焰起数丈,香数十里。一夜用沉香三百余车、甲煎二百余石。房中不燃膏火,悬宝珠一百二十照之。陛下殿前所焚是柴木,所甄膏油,但觉烟气薰人。”

  听了萧皇后的描述后,李世民半晌不说话,“口刺其奢,心伏其盛”。

  ▲表叔隋炀帝杨广,一直是李世民的反面案例

  后来,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集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

  尽管对奢靡生活怀着不可抑制的向往和喜好,但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在奢靡之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清醒,并不断克制着自己。

  就在此前贞观十一年(637年),一次与伺臣的对话中,李世民就与房玄龄和魏征等人讨论过“创业难还是守成难”的问题,对此李世民说,“创业虽然艰难,但已经是过去的事情;而守成之难,才是未来最应该审慎畏惧的。”

  怀揣着“创业难、守成更难”的理念,李世民尽管在晚年也开始骄奢享受,但仍然始终处处约束着自己,这也为成就贞观之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5

  但君王并非万能,在先后平定突厥和吐谷浑,并远征高昌、威震西域后,作为一代雄主的李世民,仍然有着内心的遗憾,他渴望着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完成更多震铄古今的伟业。

  于是,在生命的倒数第五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远赴辽西征讨高句丽,然而唐军损兵折将却无法成功,就在回军途中,李世民才想起一年前被自己下令砸掉墓碑的魏征,他感慨着说:“如果魏征还在,一定会劝阻我取消这次征战。”有所醒悟的李世民于是下令,将被砸毁的魏征墓碑重新树立,并特别召见了魏征的妻儿子女进行抚慰。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世民身边的亲人和能臣干将也不断死去。

  此前,635年,先是在玄武门之变后、与李世民一度关系尴尬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去世,636年,李世民的贤内助长孙皇后又去世。而就在出征高句丽的当年,李世民的大儿子、废太子李承干也在流放地黔州(今重庆彭水)去世,为此,勤于政务的李世民或许是内心触动,竟然一连多日取消了朝会。

  尽管在年轻时亲手屠杀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进行灭门权斗时毫不手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世民内心的柔软处逐渐显现。

  李世民生命的倒数第三年,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的舅公高士廉去世,李世民在高士廉病危时,亲自“幸其第,流涕与诀”。高士廉是李世民的母亲长孙皇后的舅舅,当初,年幼的长孙皇后被自己的无赖哥哥逐出家门,幸亏被舅舅高士廉救济养活。高士廉去世后,李世民又痛哭流涕,想亲自前往送葬,最终因为生病初愈才被群臣劝阻,为此,李世民乃“还入东苑,南望(送殡队伍)而哭,涕下如雨。及柩出横桥,上登长安故城西北楼,望之恸哭。”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泪腺越来越难以自制。

  就在生命的倒数第二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多次被李世民贬黜的贞观名相房玄龄病危,对此李世民直接将房玄龄接到自己的寝宫住下,“相对流涕”,并且指派御医为房玄龄治病,“闻其小愈则喜形于色,加剧则忧悴。”房玄龄临死前,李世民亲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

  尽管与杀戮、权术相伴终生,但他内心的柔软处,仍然在史书中留下了蛛丝马迹,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被李世民威吓控制的大唐第一战将李靖病危,李世民也是亲临病榻慰问,见到病危的李靖后,李世民忍不住“涕泪俱下”。

  不能不说,这或许也是一种对于自我时日无多的哀悯和自怜。

  因为君王可以战胜一切,却唯独不能战胜时间和死亡。

  6

  为此,李世民也陷入了对长生不老术的追求。

  早年,李世民曾经嘲笑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术,并认为人的寿命长短“皆得之于自然,不可以分外企也”,李世民还嘲笑说,“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

  然而,在他生命倒数第六年,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干的谋反叛逆,以及贞观十八年(647年)征讨高句丽的失败,使得回国后的李世民大病了一场,按照史书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年)十一月,李世民在定州(今河北定州)病重几乎丧命,此后一直拖到第二年、也就是贞观二十年三月,李世民才返回长安城中。

  随着健康的每况愈下,李世民对于金石丹药和长生不老术的兴趣日益高涨,此后,在生命的最后四年,从贞观二十年到贞观二十三年,关于李世民服食金石丹药的记载一直不绝于书。

  而一位来自天竺的胡僧,则疑似成为了李世民暴毙的终极凶手。

  由于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长期服用丹药,这使得李世民的身体日益虚弱。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率众出使天竺,并率领1200吐蕃兵和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大破中天竺,并俘虏了一位自称已有200岁、懂得长生不老术的的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献给了李世民。

  ▲长生不老药,是古往今来无数帝王难以跨越的鬼门关

  对于李世民的直接死因,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时的东台侍郎郝处俊说,“昔贞观末年,先帝(李世民)令婆罗门僧那迩娑婆寐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不老药……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无异效,大渐之际,名医莫知所为。”后来,唐宪宗时的朝臣李藩也说,“文皇帝(李世民)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在服用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进献的长生不老药前,为了保证获取神效,贞观二十三年四月,李世民还特地来到位处终南山上的翠微宫,没想到服用这个长生不老药后,李世民最终却暴毙在终南山上。

  但临终之际,李世民仍然不忘玩弄权术。他对太子李治说,“李勣才智过人,但是你对他没有恩典,恐怕不能让他信服。现在我会将他贬黜到外地,如果他马上出发赴任,等我死后,你就将他恢复提拔为仆射(宰相)进行重用;如果他徘徊观望,那你就直接将他杀了!”

  随后,李世民下令将李勣从宰相任上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都督,心知肚明的李勣接到贬任消息后,二话不说,连家都不回,直接离开长安赴任。此后,李勣又被继位的唐高宗李治起用重任。

  李世民去世后19年,公元668年,他用权术留给儿子李治的奇将李勣,最终率领唐军攻灭高句丽,完成了李世民不能完成的宏伟遗愿。

  那时,一个光芒万丈的大唐帝国,正冉冉升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GMT-4, 2024-3-28 03:51 PM , Processed in 0.0523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